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神崇拜作为一种根植于农业社会的自然宗教,在中国这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度里延续了几千年,影响所及,涉及到农业、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水神庙建筑作为水神崇拜的祭祀场所,随着水神崇拜的传播而兴盛,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山西各地开枝散叶,演化出了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祭祀建筑。水神庙作为水神信仰活动的空间提供场所,往往是村落重要的公共中心,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研究水神崇拜的传承,公共建筑的演变、聚落形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数量众多的水神庙只有一小部分被文物局沧海拾粟,发现了价值而加以保护,大部分仍然明珠蒙尘,静静地呆在一个个小村落里,樵柯烂尽也无人问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与之荣辱相生的雨戏、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一损俱损,令人叹息。笔者此篇文章意从建筑专业角度出发,以山西境内现状存在的水神崇拜建筑入手,对其时空分布进行归纳,并择其中典型遗存对水神崇拜建筑进行空间形态分析,总结水神崇拜建筑的物质与非物质价值,旨在拓展与完善山西民俗祠庙建筑的研究领域,抛砖引玉,在保护乡土山西的未竟之路上为后来者做一分铺垫,为山西的古建筑的保护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