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预处理激活JAK/STAT通路发挥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f3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针灸预处理激活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途径(JAK/STAT通路)从而发挥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SD大鼠分为4个小组,并且大鼠性别均为雄性:a:假手术组,b:缺血再灌注组,c:针灸预处理组,d:AG490+针灸预处理组;针灸预处理组在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前连续予电针刺激大鼠“内关”穴1周,每次电针持续20分钟,每日1次。于再灌注损伤结束后即检测各组大鼠心肌酶表达情况: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血清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I),同时多道生理检测系统测定:心率(Heart rate),左心室收缩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eft ventricular end dilated pressure),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以及左心室内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测量后,取出每组SD大鼠心脏器官,利用TUNEL染色实验方法,来判断每组大鼠心脏变化,即其损伤面积及程度,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验证针灸预处理及AG490联合针灸预处理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因子(HMGB1)的变化。结果:相比较而言,针灸明显减轻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特别是表现在对心功能的影响;当大鼠同时予以注射AG490预处理后,相较于针灸预处理组,LVESP下降了26.6%,LVEDP则上升了47.6%,dp/dt max及dp/dt min都出现了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染色实验观察到AG490+针灸预处理组与针灸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为23.7%±2.5%),(P<0.05);Western blot证明了针灸预处理组有效地抑制了HMGB1的释放并激活了JAK/STAT通路,在AG490预处理后,JAK/STAT通路被阻断,HMGB1的释放重新增加(p<0.05)。结论:针灸可能通过调节JAK/STAT,从而限制HMGB1释放,最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他文献
轻量化是汽车车身开发的必然趋势,然而轻量化将导致汽车低频振动和噪声问题更加突出。机敏约束层阻尼(SCLD)振动主动控制技术能够把被动约束阻尼技术以及主动控制技术的优点结
目的:我们之前的研究证明,包含甘氨酸(Gly)的新型三肽GCF在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损伤条件下能够穿透血脑屏障(BBB),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在临床实践中相当数量病
针对大路沟二区油藏低产低效井治理问题,2019年开始在该区探索实践周期采油技术。本文在调研周期采油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2019-2020年该技术在大路沟二区的应用效果,并从
在实证主义的长期主导下,主流知识论将工程知识视为科学技术知识的应用形态,没有独立的知识论地位,从而导致对工程知识的忽视与偏见。本世纪初,中外学者先后开拓了工程哲学研究的崭新领域,李伯聪提出的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为中国工程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框架和逻辑前提。工程知识论作为工程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率先由中国学者开展研究。工程作为建造和使用人工物的物质性实践活动,从工程决策到工程运行、退役的全工程周
针对TiO2禁带宽度大,只能在紫外光区有响应,光生电子-空穴易复合,光催化效率低的缺点,研制在紫外-可见光下均有较好响应、比表面积较大、光催化效率高的催化材料,并应用于光
[目的]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为以后的临床诊疗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剖析昆明医科大学云大医院在2013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例椎管内肠源性
目的:已经证明甘氨酸通过NMDA2A受体(NMDA2AR)和甘氨酸受体(GlyR)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甘氨酸在胞内的神经保护作用却少有研究。本课题首先检测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胞内甘氨
地下煤火的分布和发展状态多变,隐蔽煤火的探测是世界难题。磁法探测技术是煤层隐蔽火源探测的重要方法。但磁法探测隐蔽火源的机理认识不够,导致磁法探测结果解释出现偏差和
否定是非问句是口语交际中常用的问句句式之一。因其在英、汉语中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层面均体现出差异,尤以答语的差异最为明显,这使得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在对此类问句作
交通运输系统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系统之一,其面临的各种内外部扰动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随着复杂网络理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交通运输系统抽象为网络,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对其结构特性、运行规律、演变特征进行挖掘。对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可靠性,学者们分别从结构和运行提出了一系列可靠性指标。然而,较少学者在研究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时考虑其地理特征与时变特征的影响,需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