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增粘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渗透油气藏压裂改造中,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形成的清洁压裂液具有易返排、低污染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压裂液领域的研究热点。为适应我国油藏开采实际需求,设计研发耐温耐剪切、使用浓度低、经济价值高的清洁压裂液是该领域今后发展的主题。然而目前清洁压裂液的设计和研发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探索基础上,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因此设计和研发新型高效清洁压裂液迫切需要理论指导。本论文采用分子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研究双子表面活性剂联接基团长度与自组装形貌的构效关系、有机盐对蠕虫状胶束结构的调控机理,揭示双子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增粘机理,并基于上述研究初步探索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体系粘弹性能的理论评价方法。本研究工作将对新型清洁压裂液增粘剂的设计和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具体研究成果如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组装形貌,进而影响体系的粘弹性能,本文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联接基团长度对自组装形貌的影响。通过详细刻画不同自组装形貌的形成过程,分析不同自组装形貌的形成驱动力,明确了联接基团长度对双子表面活性剂聚集形貌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一种预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形貌的方法。有机盐对表面活性剂自组装体系的粘弹性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盐对双子表面活性剂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并以单链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对比。研究发现随着有机盐浓度的增加,体系中胶束的融合自由能及支化胶束形成自由能均逐步降低,表面活性剂组装形貌发生了球-蠕虫-支化-网的转变,体系的零剪切粘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规律。与单链表面活性剂相比,双子表面活性剂构筑的蠕虫状胶束在非轴向拉伸过程中分离能更高,更难断裂,因此形成的蠕虫状胶束平均长度更长,体系零剪切粘度更大。基于上述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理论预测蠕虫状胶束长度和支化蠕虫胶束形成的方法。蠕虫状胶束体系形成支化结构后将会大大降低体系的粘度,本文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支化胶束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机理。通过构建表面活性剂、有机盐在不同浓度下的自组装相图,发现支化胶束的形成需要更低的表面Zeta电位。支化胶束的形成经历四个阶段:蠕虫状胶束的相互靠近、“盐桥”结构的形成、茎结构的形成、支化胶束的形成。分析发现“盐桥”的产生是支化胶束形成的一个关键。由此,提出了一种降低支化胶束形成概率的方法:通过增加有机盐在胶束表面的吸附强度抑制“盐桥”的形成,从而降低支化胶束的形成概率。利用上述提出的预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形貌、蠕虫状胶束长度及支化蠕虫状胶束形成的方法,预测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辛烷三甲基溴化铵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N-芥酰-N-甲基胺基)乙酸盐在不同复配比例下零剪切粘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预测结果。进一步通过模拟揭示了体系零剪切粘度随复配比例变化的原因,发现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自组装过程中的双重作用。
其他文献
国电国际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贸公司")作为专业化的国有企业,在保证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肩负着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责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通常是通过企业财务上
11类草地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降雨为影响草地覆盖度、产草量及载畜量的关键因素;雨量与覆盖度、产草量成正比,与载畜量成反比,干燥度主要影响草层高度且与后者成正比。线性分
与心脏相关的疾病是严重威胁全世界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听诊技术是临床上诊断心脏类疾病的一种最简单且直接的有效方法,它具有心电图、超声等设备无法替代的
中华民族和毒品的斗争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个多世纪前的林则徐虎门销烟。近些年来,在全球化和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毒品问题更是成为了最被关注的社会问题。运输毒品犯罪在
大气亚微米级颗粒物作为我国城市复合污染特征污染物,其对人体健康以及气候变化等具有显著危害。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对上海城区亚微米级颗粒物主要化学
微纳米结构刻蚀技术是实现材料表面功能化再造并拓展其应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际微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飞秒激光凭借超短脉宽和超高
大型复杂高温合金铸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和重要的应用。由于结构减重和高可靠性的需求,以机匣为代表的高温合金铸件向尺寸大型化、结构复杂化和薄壁轻量化发展,导致铸
目的研究CD44v6蛋白表达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4例浸润性乳腺癌石蜡切片中肿瘤细胞CD44v6的表达,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作分析.结果CD44v
目的 对青海地区汉族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进行HLA—DRB1基因多态性分型,寻找汉族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法,对青海地
分离得到一株产胞内青霉素G酰基转移酶(PAC)的高产枯草杆菌。该菌株中PAC的产生受苯乙酸的诱导。在28℃,pH7.0条件下,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对菌体生长和PAC产生的影响。生长在分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