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社会学关于社会性别建构的理论出发,认为男性气质是一种由各种社会力量反映、塑造并建构的文化属性,而非自然的生物属性。父权制社会语境下,各种由社会传统定义的男性标准,不仅损害了妇女的利益,也成为了附着在男性身上的精神桎梏。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必然要求更加多元的性别表达方式。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之下,当今中国的性别观念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特别是关于男性气质的讨论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而几乎就在同样的时间段,中国男性时尚杂志市场异军突起,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这两者之间是否只是巧合还是存在某种内在联系?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观点,大众传媒作为现代社会中一支重要力量,在反映社会现实,影响社会风貌方面具有重大作用。那么作为反映男性生活普遍兴趣和爱好的大众传媒,男性时尚杂志在这场社会观念的变革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中国内地当今销量最大的两本男性时尚杂志的分析发现,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迅速打开男性个人消费品市场,时尚杂志的编辑们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塑造了“后雅皮男人”和“时尚先生”两种全新的男性形象,从而迅速打开了市场,获得了商业上成功。尽管“后雅皮男人”与“时尚先生”身上仍然表现出传统霸权式男性气质的某些特征,但是他们所体现出的对其他长期受压制的男性气质的关怀,对男性健康问题的关注,对社会定义附加于男性身上的责任和压力的反思,都表达了的积极的、民主的、开放包容的意味,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为建立一个更加和谐而多元的社会展现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