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缘基岩风化壳与油气运聚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aojia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岩石学、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与现代油气成藏地质学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地震、录井、测井、岩心、岩石薄片等资料,采用偏光显微镜、全岩X衍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等分析手段,对柴达木盆地西缘阿尔金山前东坪地区与祁漫塔格山前昆北断阶带的基岩的岩石类型、基岩风化壳的结构特征、基岩风化壳储层发育特征和基岩风化壳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基岩风化壳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明确了不同岩类基岩风化壳储层发育模式,并最终建立了柴达木盆地西缘地区基岩风化壳油气藏成藏模式。研究区基岩主要为花岗质结晶岩。其中,阿尔金山前的东坪3井区基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类,在地球化学上表现为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岩浆源于火山弧环境地壳物质的熔融;东坪1井区基岩为片麻岩类,岩性主要为花岗片麻岩与斜长片麻岩,岩性比较复杂。祁漫塔格山前昆北断阶带基底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类,在地球化学上主要表现为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岩浆源于火山弧和板内环境地壳物质的熔融。本文把结晶基岩风化壳从上向下划分为土壤层、风化层、半风化层溶蚀带、半风化层崩解带与未风化基岩五层结构。其中,土壤层基本上全由粘土矿物组成,为动植物生长活动的地球表层,常常富含有机质,氧化后为红褐色,厚度一般小于2m,在研究区普遍遭受剥蚀而不太发育;风化层由风化粘土和细小基岩风化残余角砾原位堆积而成(风化粘土含量大于50%),厚度为Om~15m;半风化层溶蚀带发育大量溶蚀孔洞和溶蚀缝,溶蚀的节理缝与构造缝交织成网状,厚度为30m~200m;半风化层崩解带以弱溶蚀的节理缝为主,构造缝为辅,溶蚀孔隙不太发育,厚度约为300m~1000m;未风化基岩仅有少量微裂缝,岩石致密,岩体蚀变非常弱,粘土矿物含量极少。结晶基岩风化壳各结构层可以通过常规与成像测井资料进行识别与划分。结晶基岩风化壳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由基质微孔、溶蚀孔隙及裂缝组成。其中,基质微孔主要包括云母类片状矿物晶间孔以及铁镁矿物中的基质微孔;溶蚀孔隙主要包括溶蚀孔与溶蚀缝;裂缝包括原生节理、构造缝与卸荷缝。受风化作用及构造作用的联合控制,基岩风化壳储层分布具有如下特征:在纵向上,风化壳优质的储集层段位于溶蚀带以及崩解带上部,其中溶蚀带储集系统为块状连片分布的溶蚀孔隙-强溶蚀网状缝系统,溶蚀孔隙往往围绕强溶蚀缝分布,崩解带为非均质性极强的弱溶蚀节理缝-溶蚀孔隙系统;在侧向上,位于古地貌斜坡区的风化壳储层厚度与孔隙发育规模均大于古地貌高部位及古地貌洼地带;受先存断层及其破碎带影响的基岩风化壳储层厚度及溶蚀孔隙更发育。总体上,基岩风化壳储层的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控制,主要包括风化壳结构、岩性、古暴露的地形地貌、风化剥蚀历史、断裂构造与后期岩浆侵入及其热液流体。基岩风化壳各结构层在油气运聚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其中土壤层和风化层主要起盖层作用,其封闭能力主要受到厚度的控制,由于其厚度往往较薄从而容易受到断层破坏而失效;半风化层厚度大、孔渗性好,并能在风化壳发育区连片大范围发育,因此其既是油气良好的储集层,又能成为油气沿不整合面长距离运移的高效通道。
其他文献
根据高职教师的内在需要和心理特征,构建教师个体发展的动力机制,既能维持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转,又可帮助广大教师激发进取动力,认清个体自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形
《白纻舞》约产生于汉代,逐渐由民间巫舞发展为宫廷舞蹈。《白纻舞》在唐代前期亦十分兴盛,但在中晚唐时期则逐渐由无舞的清唱代替。唐人在《白纻辞》的创作中既有对前代的继承
江泽民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关系的论述,是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正>2016年4月27日02:00,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在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成功发射了天鹰-3F空间环境垂直探测试验火箭。该火箭搭载
目的分析探究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控制血压,并在此基础上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