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外ATP调控不同耐盐性杨树K+/Na+离子平衡的信号网络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FIND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已成为制约农林业和生态环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探索植物耐盐机制并寻求有效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生物技术手段迫在眉睫。维持细胞内的离子平衡对植物适应高盐环境至关重要,增加Na+外排、减少K+流失是植物调控K+/Na+平衡应对盐胁迫的主要策略。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是由复杂的信号网络调控,该网络主要由Ca2+、H2O2、NO、Eth(Ethylen,乙烯)和H2S等胁迫信使构成。近来研究表明,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参与调控耐盐杨树——胡杨细胞的离子平衡。然而,eATP是否参与调控盐敏感杨树细胞以及组织器官的K+/Na+平衡仍然未知。此外,在高盐环境下,eATP与其它盐胁迫信号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杨树K+/Na+平衡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本论文从细胞水平和器官水平探讨eATP对两种不同耐盐性杨树(耐盐性胡杨和盐敏感群众杨)K+/Na+平衡的调控作用。并以两种杨树根尖为模式系统,研究eATP与其它胁迫信号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K+/Na+平衡的调控机制。本文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micro-testtechnology,NMT)研究了 eATP 对不同耐盐性杨树细胞和根尖Na+、H+和K+动态离子流的影响;同时利用杨树的根尖系统,从盐胁迫下Na+、K+离子流的动态变化探讨eATP与其它盐胁迫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主要实验结果和结论如下:1.盐胁迫下eATP调控两种不同耐盐性杨树愈伤细胞和根尖K+/Na+平衡(1)在胡杨细胞与根尖中,NaCl(100 mM,0-24 h)处理增强了 Na+外流和相应的H+内流,然而这种现象在群众杨中不明显。盐胁迫下外源施加ATP(50 μM)增强了两种杨树细胞和根尖的Na+外流和H+内流,eATP的这种效应在盐敏感群众杨中更加显著。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盐胁迫下ATP诱导的Na+外流和H+内流被阿米洛利(Na+/H+逆向转运蛋白抑制剂)和原钒酸钠(质膜H+-ATPase抑制剂)抑制,说明eATP诱导的Na+外排是由质膜(PM)上活化的Na+/H+逆向转运系统所介导。ATP的非水解类似物ATPyS(50 μM),在促进Na+/H+逆向转运上具有与水解性ATP相似的作用,然而ATP的代谢产物ADP(50 μM)和AMP(50 μM)的作用与ATP和ATPγS截然不同。动物P2受体拮抗剂—PPADS和Suramin能阻断eATP信号对杨树细胞和根尖Na+平衡的调控作用。此外,盐胁迫下,LaCl3(Ca2+通道抑制剂)和DPI(质膜NADPH氧化酶抑制剂)均能抑制eATP所诱导的Na+外排。与以上各种抑制剂的效果不同,在胡杨和群众杨根尖中,外源H2O2和Ca2+显著增强了 eATP诱导的Na+外排。这些结果表明,eATP对不同耐盐性杨树Na+平衡的调控是由H2O2和Ca2+所介导,而且H2O2和Ca2+能正向调控eATP的作用。(2)NaCl加强了两种杨树细胞和根尖的K+外流。在细胞水平上,盐诱导的K+外流在盐敏感群众杨中更为明显。盐诱导的K+外流被K+通道抑制剂TEA(Tetraethylammoniumchloride)显著抑制,却被H+-ATPase抑制剂原钒酸钠明显促进,说明盐诱导的K+外流是由去极化激活的外向整流型K+通道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所介导。盐胁迫下,eATP显著减弱了两种杨树K+的流失。因此,eATP有助于杨树尤其是盐敏感的群众杨维持K+平衡。这可能是由于eATP活化了两种杨树质膜上的质子泵,从而抑制去极化激活的K+通道所介导的K+外流。但PPADS和Suramin抑制了 eATP对K+平衡的调控作用。此外,盐胁迫下eATP维持K+平衡的效应被LaC13和DPI所抑制。与各种抑制剂的作用相反,H2O2和Ca2+显著增强了 eATP对胡杨和群众杨根尖K+平衡的调控作用。以上正反两方面的实验结果说明eATP对杨树K+平衡的调控需要H2O2和Ca2+的参与。2.eATP与盐胁迫信使互作调控杨树根尖的K+/Na+平衡(1)Na+平衡调控:在NaCl处理的根尖中,Ca2+和H2O2均能够增强eATP诱导Na+外排,而且eATP也促进了 Ca2+和H2O2诱导的Na+外流(但在胡杨根尖中,eATP对Ca2+诱导Na+外排的增强效果不显著)。然而,eATP增强的Na+外流被LaC13或DPI显著抑制。由此可以看出,eATP是与胁迫信号Ca2+和H2O2相互作用维持杨树根系的Na+平衡。内在的调控机制如下:eATP与质膜P2受体相结合,促进H2O2爆发和[Ca2+]cyt的短暂升高。[Ca2+]cyt通过激活SOS3-SOS2-SOS1信号途径增强Na+外排。在盐处理的胡杨和群众杨根尖中,eATP诱导的Na+外流被ACC(乙烯合成前体)增强,却被AgNO3(乙烯抑制剂)抑制,说明Eth能够增强eATP对Na+平衡的调控。此外,ACC促进的Na+外排也被eATP加强。两种杨树在盐胁迫下,H2S的供体(NaHS)促进了 eATP诱导的Na+外流,反之亦然。然而,eATP诱导的Na+外流被H2S清除剂(HT)所抑制,这表明H2S与eATP相互作用加强胡杨和群众杨根尖Na+外排。我们推测气体信号分子Eth和H2S能够与eATP互作以激活SOS途径增强的Na+外排。NO的作用与Eth和H2S不同:在盐处理的胡杨根尖中,SNP降低了 ATP诱导的Na+外流,同样地,eATP也减少了 SNP诱导的胡杨Na+外流。这种现象说明,在eATP能够显著促进Na+/H+逆向转运的情况下,NO属于冗余信号。(2)K+平衡调控:在盐处理的胡杨和群众杨根尖中,eATP减少K+流失的作用被Ca2+、H2O2、ACC 或 NaHS 所强化;同样地,Ca2+、H2O2、ACC 或 NaHS 降低的 K+外流也被eATP所促进。这些信号分子对杨树根尖K+平衡的调控作用却被相应的药理学抑制剂LaC13、DPI、HT或AgNO3所抑制。盐胁迫下[Ca2+]cyt和H2O2参与eATP对K+平衡的调控:H2O2和Ca2+能够增强质膜H+-ATPase活性,减少K+离子经由外向型K+通道流失。因此,eATP能够与Ca2+和H2O2相互作用形成信号级联反应,通过上调质膜H+-ATPase活性,减少K+离子流失来维持K+平衡。Eth和H2S对杨树K+平衡调控均被eATP增强;同样,eATP调控的K+平衡也被Eth和H2S所促进。eATP与Eth、H2S相互作用活化了质膜H+-ATPase的活性,从而减弱了盐诱导的质膜去极化,限制了 K+外流。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SNP和eATP共同处理所产生的累加效应:在盐处理的群众杨中,eATP降低了 SNP处理的K+外流,但是外施SNP却增加了 eATP处理根尖的K+外流。所以,在eATP存在的情况下,NO是冗余信号:即eATP是主导信号分子,其在限制盐诱导的K+外流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总之,无论在细胞水平还是器官水平,eATP均能在盐胁迫下调控K+/Na+平衡,这种作用在盐敏感的群众杨中尤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eATP增强了质膜H+-ATPase活性及其所驱动的Na+/H+逆向转运。值得重视的是,eATP还与多种盐胁迫信号相互作用调控杨树Na+平衡。再者,Ca2+、H2O2、Eth和H2S调控K+平衡的作用被eATP加强,反之,eATP调控的K+平衡也可被Ca2+、H2O2、Eth或H2S显著促进。
其他文献
叉丝革菌属(Vararia)有着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部分种类分布于温带地区。叉丝革菌属和星座革菌属(Asterostroma)、二叉韧革菌属(Dichostereum)、垫革菌属(Scytinostroma)、巴氏垫革菌属(Baltazaria)在形态上较为相似,都具有在梅氏试剂中具拟糊精反应的骨架菌丝。在系统发育上,这5个属同属于红菇目隔孢伏革菌科。目前为止,欧洲、非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淋巴瘤患者12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64例及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呼吸困难程度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爆发迅速演变为全球大流行。新冠肺炎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呼吸道症状、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为主[1]。除呼吸系统病变外,临床观察证实部分COVID-19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肾损伤(AKI)或慢性肾病(CKD)急性加重现象,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等[2],病理学表现为肾小球囊腔内见蛋白性渗出物,肾小管上皮变
期刊
有几刷子,湖南方言,意为有特长,湖南省老艺术家左宗灿当之无愧。天赋、勤奋、创新和执着,是他从艺70载的真实写照。非科班出身,没有拜过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自嘲为草根的他,1951年17岁入伍,以《俄罗斯绘画教材》为师,业余时间,或置身斗室,摆床单为背景,静物素描;或揣摩动作,速写人物;或流连北国郊野,采风写生,开启了自己的艺术航程——在湖南省歌舞团当过舞美;在长沙湘绣厂出过精品绣稿;在广告公
期刊
匍匍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L.)属于禾本科翦股颖属,冷季型草坪草,它具有良好的叶片质地、耐低修剪和抗冻性,是世界上城市绿地、高尔夫球场和保龄球场等高质量草坪中应用最广泛的草种。但由于耗水量大,耐盐性不够理想,限制了它更大的应用范围。目前,对盐胁迫下匍匐翦股颖的生理和分子响应、耐盐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以及高光谱反射特征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本研究以Penncross和Se
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是非常重要的草坪草,耐逆性强、管理粗放及观赏性高等特点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草坪的建植中。目前,己经有了大量关于结缕草的研究报道,包括优良品种选育、耐盐与耐低温的研究、病害防治的研究、分子标记的开发等等。结缕草的优良品质与根际环境中的微生物作用有很大的关系,然而,目前对结缕草耐盐性及根系微生物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项研究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的手段在两方
梅花(Prunus mume Sieb.et Zucc.)属蔷薇科李属植物,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对于李属其他植物,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梅花开花最早,能够在早春盛开。花期不仅是影响梅花观赏性状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重要的栽培性状。成花转变作为植物开花的第一步,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重要转折点。前人研究表明,拟南芥成花调控途径中SOC1、SVP、LFY等
梅花(Prunus wume sieb.Et Zucc.)花期早,能在较低温度下开放。这主要与冷响应程序、花芽休眠调控等相关。而CBF基因和DAM基因分别是响应低温和休眠的关键基因。目前关于梅花DAM与CBF基因在花芽休眠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尤其是DAM与CBF的蛋白互作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为了探讨梅花DAM与CBF基因在花芽休眠中的功能,以梅花’三轮玉碟’花芽为材料,克隆了 6个PmDA
随着全球环境气候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南方土壤酸化加剧,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产生了很大影响。培育抗铝的植物品种并应用到生产生活中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并且具有生态、环保、经济的优势。日本结缕草是一种优良的暖季型草坪草,广泛生长在南北方的广大地区,它能在含铝量比较高的酸化土壤中生长良好,是一种耐铝的植物。为了揭示日本结缕草耐铝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日本结
雌配子体是胚珠的核心结构,雌配子体游离核分裂期是胚珠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核分裂的失败将阻碍雌配子体的成熟和卵细胞的产生,可导致植株的雌性不育现象。所以,对该时期胚珠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调控胚珠发育的分子机制已见报道,但主要围绕被子植物展开,对裸子植物的相关研究较少。而裸子植物的胚珠发育与被子植物不同,特别是木本植物,其差异更加明显。本论文以辽宁兴城油松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