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甬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ende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甬优6号(宁波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研究其在与温岭气候生态相似地区种植的特征特性表现以及与其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对甬优6号进行连续的特征特性观察,设计一系列的栽培试验包括秧龄试验、大田插种密度试验、需肥量试验、施氮技术试验、病虫防治试验、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等,在试验研究基础上集成甬优6号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甬优6号在温岭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特性:
其他文献
探地雷达技术进行粮情检测是一种新型的粮情检测技术,它具有分辨率高、高效、快速、无损等优点。密度及粮食数量是粮情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密度分布,可为判断粮仓中异物及检测粮食含水量提供依据。本文基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将河南工业大学引进的意大利先进的RIS-K2探地雷达应用于粮仓小麦麦堆密度分布和数量的检测,为粮仓粮情的检测提供一种新型的方式即无损检测方法。本文实施的粮仓外探测丰富了目前粮情测控系统的内容
学位
以郑麦9023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重金属镉(Cd)、铜(Cu)胁迫条件下,活性氧(ROS)在小麦种子萌发及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检测种子发芽率及生长状况, NADPH氧化酶(NOX)活性,超氧阴离子((O_2)·~)含量及分布,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及分布,丙二醛(MDA)含量,胞内游离钙浓度([Ca~(2+)]_c)等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Cd/Cu均能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及早期发育,其中对根
学位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营养状况对重庆市奉节县白肋烟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烟碱、总氮含量积累规律和调制后烟叶的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对重庆奉节主栽白肋烟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随着氮用量的增加,烟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随之增大,但当氮用量超过210kg/hm2时,提高施氮水平会使烟株生长发育早期的干物质积累受到抑制;而适当延迟追肥时期能促进烟株的干物质积累,可
学位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大约35%的人口以小麦为主食。在我国,小麦是第二大粮食作物,环境胁迫和各种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DPK)是植物和原生动物中所特有的Ca2+离子结合蛋白,在钙离子介导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信号传递路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环境胁迫和抗病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本研究主要从进化
学位
本试验是根据2008~2009年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部分内容要求,以目前辽宁省玉米区试试验晚熟组对照品种丹玉39号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辽宁凤城和海城两地进行试验。利用EXCEL软件和DP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密度、施肥、种植形式、播种方式、耕作方式等对丹玉39号产量因子的影响。讨论丹玉39号在辽宁东南部地区的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丹玉39号最适密度是52500株/hm2。
学位
本研究利用8个亲缘关系不同的甜高粱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进行正交和反交,获得32个甜高粱杂交组合,并对其茎秆含糖量和其它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为优质甜高粱的选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甜高粱杂交组合的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的遗传分析,发现锤度、单株生物产量、穗粒重和株高均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平均优势,单株生物产量正向平均优势均值最高,锤度正向平均优势均值
学位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改进稻米品质,以27个水稻或杂交组合为试材,在辽宁采用多年多点试验,研究了水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等性状的品种间差异,以及各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株型好的常规粳稻品种辽河12号、茂洋3号、盐粳228等产量较高,其产量与杂交稻间的产量几乎无差异。高产水稻品种产量的提高表现在每穴穗数、每穗成粒数、千粒重的共同增加。从具体品种来看,辽河12号产量高主要由于其每穴穗数多、其余产
学位
通过在抗旱防雨棚内的小区试验,设置正常供水和中度干旱胁迫两个水分处理,以当前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对照,对辽宁省目前主推的5个玉米杂交种丹玉39、先玉335、良玉88、辽单565、沈试21的抗旱性以及与抗旱性有关的株高、植株底叶枯死数、空秆率、棒三叶叶面积、穗长、百粒重、脯氨酸含量、籽粒、产量等17个生理生化指标和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比较与评价。结果发现:干旱胁迫下,所有测试品种都表
学位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施肥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测土配方施肥是指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依据各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提出相关作物氮、磷、钾等肥料的最佳施肥量和比例,适宜的肥料品种以及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等。本文根据建阳市3987个土样的测定结果和30个“3414”方案的田间肥料试验结果,应用DPS数
学位
免耕法(No-tillage)是指将作物直接种植在未经翻耕土地上的方法,少耕法(reduced tillage)是减少翻耕次数(如隔1-3年翻耕一次)的耕作方法,我国当前免耕地区多数采用的是少耕法。本研究选用国稻6号、两优培九及新二优6号三个杂交稻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免耕条件下,研究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氮磷钾优化施肥技术及其效益特点。结果表明:1、免耕条件下穗数对水稻产量影响最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