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17091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互联网保险业也随即搭上了这班列车,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互联网保险呈现出如下发展特征:“行业参与度升高,产品结构变化巨大,保费规模提升,行业集中度融合,经营主体增多”。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行业制度和法律规则的缺失,从而滋生了相关的安全隐患,给互联网保险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重大损害。本文分为四章,每章的大致内容如下所述,通过分析阐述我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提出的相关问题给出适当化的建议。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互联网保险定义,互联网保险类型和特征,最后站在行业发展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互联网保险下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第二部分主要界定互联网保险消费者内涵,通过对比互联网保险消费者和传统保险消费者的差异,从而界定出互联网保险消费者的确切涵义。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介绍我国关于互联网保险消费者的立法现状,通过表格的形式很好的展现了现阶段与我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有关的立法,概括出立法上在保护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时存在的不足。其次,介绍实践当中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普遍遇到的问题,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笔者发现了在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中存在的六个基本问题。分别是:1.互联网保险消费者特殊保障情形,能否直接采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保护,还是针对金融领域进行专门立法。2.保险人的说明义务如何在互联网保险中适用的问题。3.互联网保险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如何安全保障问题。4.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风险规避问题。5.互联网保险消费者如何更好的维权问题。6.怎样实现互联网保险的更好监管问题。第三章是国内外立法比较部分。通过介绍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立法及监管层面如何保障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哪些制度可以运用到我国的立法实践中,并借鉴对于我国法制建设有益的部分。第四章是完善我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内容部分。通过第二章与第三章的分析总结,针对提出的问题,得出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和意见,对立法和监管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对策,以期构建起完善的互联网保险消费者保护机制的框架体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对我国电信业实行"网业分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网业分离"实际上存在多种认识和主张。文章对我国当前业界提出的各种"网业分离"主张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辨析不同"网业分离"
<正>周村市民之家于2015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现已入驻图书馆、文化馆、老年大学、政务服务大厅等办事机构。政务服务大厅分设项目办理区、企业服务区、房管服务区、人社
本文以机身质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六旋翼无人机机身进行了三阶段非均匀铺层优化设计。研究中以空中悬停急速上升为分析工况,首先通过自由尺寸优化获得碳纤维复
功能性油脂是对于一类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类的统称,一直是热门的油脂研究领域之一。因为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治疗和/或预防肿瘤、心血管、痛风、中风等生物学功能,
2018年10月22日,北方片区日光温室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研讨会在山东烟台召开,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政策规划处副处长李伟,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军、常务副总
本文介绍了终端管理(DM)的基本概念、终端管理的信息类型、终端管理的基本功能,然后介绍了DM系列标准情况,如FUMO、SCOMO等,其中包括DM国际认证情况。最后,本文介绍了DM测试以
空间维度不是地域文学史编写的重要的衡量尺度,重要的衡量尺度应是这一地域共同的文化结构形态和地域文化特性的趋同。地域文学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的特点,具有内在的继承性、
<正> 利用边际贡献对企业效益作决策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它之所以与管理决策相关存在于这样两种段设前提下,第一假定是每单位销售收入是固定的;第二假定是每单位之变动
<正>引言《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首次在法律层面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第4条又巩固"刑民责任
会议
环境知情权是公众知悉和获取相关环境信息的权利,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环境知情权是随着环境危机的降临而产生的一项新兴权利,其在本质上是一种知情权,不属于环境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