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多年快速的城镇化发展,珠三角地区经济腾飞带动了大都市周边乡村地区的快速发展,随着都市居民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休闲旅游的兴起,大都市地区的特色乡村逐渐成为自驾游、亲子游等周末短期休闲旅游胜地。部分基于农业为主的特色乡村逐步向旅游型乡村转变,并由此带了乡村景观的异化问题,如何进行有效的规划管控以力促其保持乡村特色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多数乡村共同面临的挑战与难题。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蒙花布村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都市地区的传统乡村在迈向旅游发展的进程中,乡村空间所发生的景观异化及其衍生的规划管控应对议题,以期丰富对乡村旅游转向下的乡村空间重构与规划管控的研究。论文首先回溯了蒙花布村的发展历程,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其乡村空间演迁的特征,认为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乡村景观已向旅游景区转变并呈现出严重的城镇化倾向;另外通过对村民、相关政府部门、游客等群体的深度访谈表明,由于村民自我约束能力低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不健全、村庄规划可实施性差等原因,导致了村民住宅布局无序、设施建设缺乏乡村特色等问题逐渐凸显。而基于区域规划建设、都市旅游市场、政府创绩、村民创收等多重驱动作用下,乡村发展面临保护乡村特色、可持续发展、创新乡村建设管理制度的挑战。新时期对乡村建设的规划管控应立足于乡村特色保护,转变自上而下式的管理模式,系统地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乡村建设及管理中来,并构建适宜于乡村的制度环境和开放包容的协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