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高压直流输电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发展,已经到了全国联网、大规模应用的阶段。这使得交直流电网对整个网架的运行特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电网大规模的交直流仿真成为了迫切的需求。以直流部分为电磁暂态、电网部分为机电暂态结合进行混合仿真,既能保证准确性又能保证计算规模,其中直流部分建模直接影响到仿真的准确性。特高压直流有着高度可控性,能通过控制系统快速改变其运行状态,因此建立直流控制系统的准确仿真模型对交直流电网特性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特高压直流输电控制分为站控、极控、和阀控。本文首先详细阐述站控的直流的启停控制、功率的反转控制、指定功率控制、无功功率控制;极控的电压计算、电流计算、低压限流、功率震荡阻尼;阀控的触发角控制、阀组启停控制、换流变分接头控制的原理。然后介绍电科院的PSModel混合仿真软件的特点和建模方法,并以之为平台,将上述主控、无功控制、频率偏差限制控制、功率振荡抑制控制、极功率转移控制、电流裕度补偿控制、低压限流VDCL模块、最小触发角控制、换相失败预测控制、最大触发角控制、Gamma0控制、变压器分接头控制进行建模。根据上述分层控制原理搭建了整套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控制系统。该模型对不影响直流特性的部分进行了简化,在保证仿真特性正确的同时减少了计算机运算量提高了仿真效率。最后以我国已经投产运行的复龙-奉贤±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建立了一次系统,并通过接口将所建直流与交流电网进行连接。模拟整流侧交流电网故障、逆变侧交流电网故障,验证了直流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将仿真与实际录波的曲线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直流控制系统的运行特性符合实际。本文工作对于特高压直流控制系统的建模和交直流仿真的应用有着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文章利用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建立门限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进出口及外商直接投资对能源消耗强度的非线性门限效应。进而运用门限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不同行业进出口与能
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发现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重视,加强内控建设,提高内
ARM是低功耗、高性能的一种32位嵌入式RISC系列处理器。现阶段,ARM嵌入式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没有操作系统支持的ARM软件主要包括外围驱动程序、系统引导、系统I/O、存储管
<正>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自治区党委向党中央和全
针对机械设备关键基础部件早期故障信号提取困难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盲源分离去噪方法。采用 Fixed-point ICA算法和基于负熵的判据,对不同信噪比下金属
俞致贞(女)(1915年-1995年),字怡云,一云。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北京儒医世家。1930年,入北京师大女附中学习,开始接受国画启蒙教育。1933年,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求学中止。同年入方曼云国画
报纸
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域政策为内因条件,中央政策及其他地区的支援作为外因条件,运用唯物辨证的观点,论述开发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高职院校本就是为了培养技术型及应用型人才而建立的。但是技术型及应用型人才在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具备审美情趣。但是就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来说,学校领导及教师只专注于对
对初植密度为1 665株.hm-2的巨尾桉林分3.5年生进行疏伐,开展4种不同保留密度(600、900、1 200、1 415株.hm-2)林分长周期经营试验。研究表明,15年生时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优于
针对学生电工、维修电工基本技能实训需求,结合PLC技术,对电工实训低压配电屏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基于PLC技术的二次设计和改造,分析和阐述了PLC引入的步骤、具体设计实例及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