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鳞翅目:夜蛾科)体内性信息素的合成途径及相应的调控基础,为了解其交配行为及改善、提高其性信息素监控技术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本文在认真总结、分析了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受体(PBANR)及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PBAN)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的同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对甜菜夜蛾PBANR基因cDNA全长序列进行了克隆和阐述,对PBAN及PBANR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原创性结果:1、利用RT-PCR结合RACE方法首次从甜菜夜蛾雌成虫性腺组织中克隆到了PBANR基因cDNA全长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umber:EU365878)。该序列包括了1053bp并编码350个氨基酸残基的甜菜夜蛾PBANR基因开放阅读框。2、应用软件分析氨基酸序列表明甜菜夜蛾的PBANR为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由7个跨膜结构域,1个胞外N端结构域,1个胞内C端结构域,3个胞外和3个胞内环状结构域组成。与其近缘种海灰翅夜蛾Spodoptera littoralis(Boisduval)的PBANR氨基酸序列同一性高达98%。3、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了PBAN和PBANR在甜菜夜蛾雌成虫脑-咽下神经节复合体、腹神经索、卵巢和性腺的相对表达量,并成功地从量的角度证实了PBAN和PBANR的配体-受体关系。所得的结果为:PBAN和PBANR在这4种组织中均可表达,但其表达量会随组织的不同而异;PBAN相对表达量以脑-咽下神经节的最高(14.71),腹神经索的次之(4.12)、卵巢(1.02)和性腺的最低(1.00),前者的表达量与后三者的差异显著(P<0.05),后三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PBANR的相对表达量以性腺的最高(5.36),腹神经索的次之(2.37),脑-咽下神经节(1.00)和卵巢(0.74)的最低。前者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后三者的(P<0.05),但后三者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4、利用荧光定量实时RT-PCR方法测定了3日龄雌成虫PBAN和PBANR在昼夜24h中6个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PBAN在光期(07:00-21:00)的表达量均较低,进入暗期后PBAN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到23:30(进入暗期2.5h)达到最大值之后明显下降(进入暗期6.5h)。PBANR的相对表达量与PBAN的同步性较为一致。即进入光期的4.5h到进入暗期的6.5h之间,PBAN和PBANR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几乎相同。虽然PBAN和PBANR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这些结果与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释放及交配的昼夜节律相一致。5、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测定1-5日龄雌成虫脑-咽下神经节复合体PBAN和性腺PBANR的相对表达量所获的结果为:PBAN的相对表达量随雌成虫日龄的增加而升高,到5日龄时达到最大。其中5日龄PBAN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2日龄的(P<0.05),但与3、4日龄的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1-4日龄成虫的PBAN表达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PBANR的相对表达量也随日龄的增加而升高。其中第4d的表达量与第5d、2d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第1d、3d的差异显著(P<0.05)。另外,1-3 d的表达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5d内PBAN和PBANR的相对表达量均随与成虫日龄的增加而呈显著的直线上升趋势(P<0.05):PBAN的回归方程为Y=0.2175+0.5999X,R=0.7790;PBANR的回归方程:Y=0.8479+0.2655X,R=0.6470)。这与1-5日龄甜菜夜蛾具有旺盛的交配能力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