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对于发达国家产业空洞化现象及劳动力需求转移等问题的研究,使产品内国际分工对劳动力市场影响效应的分析成为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并对一国贸易政策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凭借丰裕的劳动力资源禀赋参与到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与此同时,国内劳动力市场也在发生变化:就业水平不断提高,但劳动力收入份额却呈现下降的趋势;熟练劳动力就业比例不断提高,就业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劳动力内部工资差距持续扩大。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就业和收入分配变化之间是否存在密切关系?本文从就业规模、就业风险和收入分配三个方面,就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这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做了梳理和归纳。第三章对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进行描述。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文章的主体研究部分,分别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对就业规模、就业风险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理论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第七章为全文研究的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本文的研究得到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第一,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显著提高了中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规模,其中对高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影响程度最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就业结构;第二,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在提高就业规模的同时也引发了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提高,加大了劳动力市场的波动性和易变性,其中高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就业稳定性所受冲击最大;第三,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降低了劳动力与资本的相对收入份额,扩大了资本-劳动力层面的收入差距,并且此效应随着参与分工行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第四,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压缩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差距,缓解了不同技能劳动力层面的收入不平等,并且此效应随着参与分二工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愈加明显。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第一,拓宽了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内容,在就业方面不仅关注传统意义上分工对就业规模的影响,而且强调了分工对就业风险等隐蔽性问题的影响;在收入分配分配方面不仅关心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兼顾资本与劳动力层面的收入不平等问题。第二,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劳动力市场各方面的途径与机制分析更加透彻,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经验研究,以对不同路径的影响效果加以检验。第三,对产品内国际分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不停留于整体层面,而是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分。在就业规模和就业风险方面,对不同技能劳动力所受的影响分别进行考察并相互比较;在收入分配方面,从参与分工行业的要素密集特征及技术水平高低的不同角度分析不同行业所受影响的差异性,并结合产品内分工格局的变化考虑其收入分配效应的动态趋势。第四,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库中连续时间的年度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进行测度,弥补了以往采用国内投入产出数据时间间断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