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输出技术人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土壤中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其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估量,它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教育体系和人才强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此相矛盾的是:与普通高中招生年年挤破门槛相比,广东省后发展地区的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后发展地区中职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减少、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招生困局,成为影响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广东后发展地区中职学校招生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以怀集职校为样本,对怀集职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了解的实际情况对职校的生源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还对怀集职校教师、招办工作人员、家长、怀集当地企业进行了调查访谈,从中得出怀集职校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家长对职校的认可度以及当地企业对职校毕业生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广东后发展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些适合广东后发展地区职校的招生对策。对广东后发展地区中职学校招生困局的破解对策研究,有利于为本地特色经济提供人才支撑,为广东省后发展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提供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为县域经济腾飞贡献力量。文章主要通过四个章节来探究和阐述广东后发展地区中职学校招生困局及破解对策,第一章通过新时代职业教育在国家的重要地位及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分析文章研究的意义;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提出了课题研究的价值;并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通过广东后发展地区中职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对比,阐述了后发展地区的招生现状,还从中职学校自身层面、国家政策层面、经济社会层面分析了后发展地区中职学校招生困局的共性原因。第三章以怀集职校为例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职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对教师、学校领导、家长、当地企业的访谈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访谈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分别从招生比重及人数下降、生源质量下降及辍学人数增加、招生政策优势利用不足、县级职校原有优势保持不足等四个方面阐明了招生困局的表现,最后结合访谈和问卷资料具体分析了造成怀集职校招生困局的具体原因。第四章依据怀集职校招生困局的原因和调查资料,并结合怀集县县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适合怀集职校招生的措施:搞好招生工作顶层设计,提高招生工作实效;依托当地经济特色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招生吸引力;提高培养和就业质量,促进招生工作;争取政府支持,改进招生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擦亮学校名片,吸引生源等,提供的招生工作对策,为广东后发展地区中职学校破解招生困局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以发达省份广东省的后发展地区的职校招生困局为研究对象,为全国处于后发展地区的县级职校怎样突破招生困局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策略。文章提到的后发展地区的职校创新宣传手段;结合本地经济需要开设特色专业等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对职校摆脱招生困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