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气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范畴之一。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并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三曹父子,生活时代接近,却产生不同的文气:曹操质实雄健,曹丕便娟婉约,曹植则被人称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三曹不同文气的生产,有多方面的因素,前人也已有所探讨,但比较全面深入地探讨三曹诗歌文气差别及成因的文章尚未见到。因此我们不避浅陋,尝试论之,以俟后来佳论。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天赋之气对三曹文气的影响。个人先天禀赋不同,气质、体格、性格、才能等都会有所不同,这些都对作品有所影响。三曹体格强健,都爱好音乐,但曹操深谋远虑、感情丰富,谲诈多变,性格复杂;曹丕工于城府、善用心计,为内倾性人格;曹植则率性而行、心胸坦荡,接近外倾性人格。因此曹操诗风雄壮,曹丕婉约细腻,曹植诗歌则才华横溢,梗概多气。第二章: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的转变。汉末民生凋敝,战争频发,乱世流离以及生命意识的觉醒,让诗人们笔下多了一分悲凉之气。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引起了思想方面的解放,作家们争相表达个性;同时乱世也为诗人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三曹诗歌中关于政治和战争的作品,大都豪迈高昂。但文学发展到汉魏,逐渐从质朴转向华丽,因此从曹操到曹丕再到曹植,其文气也有一个从质实到华丽的渐进过程。三曹的诗歌都善于吸取前人的成果,并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第三章:三曹的人生境遇对他们文气的影响。生活的地域对于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曹的富足生活和诗酒唱和的经历,对他们作诗技巧有较大提高,使他们的诗歌表现出绮丽的一面。少年时的家庭教育,对他们的性格、才能也有塑造的作用。一生经历对三曹的影响极大,曹操诗风的“帝王气”、“英雄气”,与他崇高的地位息息相关。曹丕的婉约之气,也与他刻意回避政治有解不开的联系。曹植的刚健清新之气来自于少年受宠,他的慷慨之气则与他壮志难酬的经历有关。第四章:三曹文气的差别。三曹的文气,既有近似,也有不同,本章从“公子气与文士气”、“英雄气”、“神仙气”三个方面分别对曹丕与曹植的前期作品、曹操与曹植的作品进行比较。曹丕前期诗歌,多与古诗类似,表现出文士气,曹植则多表现出“但美邀游”同时胸怀壮志的浊世佳公子形象。曹操和曹植诗歌始终富于壮志昂扬的英雄气概。曹操和曹植都有游仙诗,曹操的目的是追求长寿,曹植则是由于现实遭遇窘迫,只能将自己的理想寄予在虚幻的神仙世界。综上所述,三曹文气的形成,一方面与他们的天赋有关,一方面与经历有关。三曹生活的时代较接近,又为父子三人,家庭和教育类似,文气却大不相同,从总体上看,曹操的作品壮阔,曹丕婉约,曹植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