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环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形势下,环保产业边界的界定、驱动机制、相关政策等方面必然发生重大变化。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应用产业经济学、环境与自然经济学等理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循环经济下的环保产业不仅包括末端污染控制,还应包括洁净技术、洁净产品和环境功能服务等部门。由于环保产品和服务具有外部经济性,引起市场失灵,因此,环保产业的发展对相关政策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的方针政策对环保产业的激励促进作用是驱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但不同阶段各种政策对环保产业市场驱动作用大小不同。
环保产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完善相关政策对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初具规模,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产业规模经济水平低、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低、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仍属幼稚产业。产生这些问题的政策原因可以归结为环境技术政策和投融资相关政策的不完善甚至缺失。
本文对环境技术政策和投融资相关政策的内涵、对环保产业的作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循环经济下的环境技术政策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解决遗留的环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引导企业采用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环境友好技术,实现产业环保化。环境技术政策为环保产业指明了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引导企业开发环保技术,推动环保产业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我国的环境技术政策主要是行业的环境保护政策,涉及领域太窄,难以激发企业进行环境技术创新。因此有必要制定更具预见性、前瞻性的环境技术政策和合理的参与程序,来完善环境技术政策,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棘手问题。解决目前融资渠道狭窄、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必须从完善排污收费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融资政策入手。排污收费政策通过确立“排污者付费、治污者收费”原则调整两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我国现行排污收费政策应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收费价格、细化相应规定、增加收费种类等手段予以完善。增加鼓励环保产业发展的税种、扩大覆盖范围等手段有利于完善我国税收政策,从而调动各种投资主体投资环保产业的积极性。银行融资、BOT融资和风险投资等方式是适合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集中融资方式,但在所需政策环境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