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能重离子碰撞可以产生极端高温高密条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QGP存在于宇宙大爆炸初期极其短暂时间内或者中子星内部极其稠密的冷夸克物质内,并在RHIC和LHC上被证实存在。因此,研究QGP的物质属性对于人们探索宇宙起源有着重要意义。不过QGP不能被直接观测到,而是在形成之后很快强子化,因而在探测器上我们观测到的是强子。本文中,我们着重研究了RHIC和LCH上p+A碰撞中领头强子(π0和η)产生,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的冷核物质效应,为理解QGP形成和属性提供一个比较的基准。 在p+p碰撞中,根据微扰QCD理论的因子化定理,我们可以把单举强子产生的微分散射截面表述成三个部分的卷积:携带动量份额为xa的部分子在入射核子中的分布函数f(xa,μ2);部分子散射截面dσ/dt(ab→cd);动量份额为zc的夸克碎裂成h强子的部分子碎裂函数Dc/h(zc,μ2)。在本文的工作中,我们基于微扰QCD理论给出了领头阶和次领头阶的部分子散射截面。π0的碎裂函数采用AKK参数化形式,η的碎裂函数采用AESSS参数化形式。由于核是由大量核子构成,核子-核碰撞中强子产生不能看作是核子-核子碰撞的简单叠加,需要考虑冷核物质效应。对于p+A碰撞,我们采用了EPPS16中的核部分子分布函数,从而引入冷核物质效应对p+A碰撞中π0和η产额的影响。本文基于微扰QCD理论主要数值计算了RHIC和LHC能级下次领头阶核子-核子碰撞,核子-核碰撞中π0和η产生,核修正因子和η/π0产额比率随横动量的变化关系以及与之对应的物理量在中心快度区随快度的变化关系。 本文的研究表明,核子-核子碰撞与核子-核碰撞中的η/π0产额比率在很宽的一个横动量区间重叠。即在大横动量区域,π0和η的产额几乎由夸克碎裂函数决定。核子-核子碰撞中的强子产生在中心快度去关于y=0对称,而核子-核碰撞中的强子产生存在向前快度区偏离或者向后快度区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