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棘豆Embellisia内生真菌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其缺失载体的构建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花棘豆是内蒙古一种主要疯草,其有毒成分为苦马豆素,苦马豆素抑制动物细胞内的甘露糖苷酶,牲畜采食小花棘豆导致中毒,对草原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苦马豆素毒性由小花棘豆Embellisia内生真菌引起,而该真菌中苦马豆素的生化代谢途径未知。2012年有研究发现,美国分布其他疯草内生真菌中如果缺乏酵母氨酸还原酶,则苦马豆素及其前体的含量增加,而酵母氨酸和赖氨酸含量降低。本研究首次以小花棘豆Embellisia内生真菌OW7.8菌株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并PCR技术克隆真菌的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中间片段,利用RACE技术克隆该基因cDNA全长序列,根据c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了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在此基础上用基因工程技术上设计OW7.8的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缺失载体,为研究在小花棘豆Embellisia内生真菌中该基因对苦马豆素合成的影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简并PCR技术得到了875bp的OW7.8的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片段,与美国疯草内生真菌的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序列一致度为99%。2.通过3’RACE获得了873bp的OW7.8酵母氨酸还原酶cDNA3’末端序列,而5’RACE获得了836bp5’末端的OW7.8酵母氨酸还原酶cDNA序列,两段序列拼接得到了1419bp的完整的开放读码框(ORF)以及143bp的3’非翻译区(UTR)序列,与美国疯草内生真菌的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的cDNA序列一致度为82.3%。3.根据OW7.8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cDNA序列设计引物,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全长为1750bp的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序列,该序列从ATG起始至3’非翻译区。4.以pUC19为出发质粒,构建了含潮霉素抗性基因为选择标记基因的OW7.8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缺失载体,目的DNA中间部分为潮霉素抗性基因hph,两端分别是酵母氨酸还原酶基因的5’端和3’端序列。
其他文献
语言学科的学习对小学生来说,普遍感觉枯燥无味,如何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来,是每个英语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观
本文以低温CO氧化反应为研究背景,研究具有高稳定性的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本文选择CuO基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运用低温N2吸附、XRD、H2-TPR、CO脉冲、CO-TPR、CO-TPD、EPR等
<正>1智慧城市大背景下的智慧建筑IBM公司于2008年发表了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个领导人议程"的演讲,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城市孕育而生。智慧城市概念从提出至今已有十
通过浸渍法对铝-富马酸金属有机骨架(AlFu)进行聚乙烯亚胺(PEI)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N2吸脱附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材料进行了表征
目的为了提高高仿真艺术品色彩再现的稳定性,有效改善色度复制中同色异谱现象所引起的缺陷,提出一种色彩校正模型。方法在传统色彩再现模型的基础上选取Y-N模型进行改进,进一
苯酚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需求量一直在增长。工业上制备苯酚的传统方法一般包括多步复杂的反应,且伴随有大量副产物丙酮及其它污染物,不符合可持续发
赋体文学又称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形式上介于诗和散文之间,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不能配乐歌唱,只能朗诵。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
作为重要的淡水水生生物基因库,长江拥有水生生物4300多种,其中鱼类400多种,170多种为长江特有,占我国淡水鱼总数的48%.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称为“四大家鱼”,也是我国淡
探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80例高龄孕妇行羊水穿刺,在对胎儿羊水细胞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