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实验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修复脊髓急性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并观察二者的协同作用。方法:1.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动物实验)。选择成年SD大鼠,体重180-220g。采用Allens打击器以250gmm能量打击T9-T10段脊髓,致脊髓钝挫伤,从而建立脊髓钝挫伤模型。同时于模型L3-L4段脊髓处硬膜下置管,置管处肌肉及皮下固定,延长管部分体外固定并可控性封堵体外延长管管口,以备注射因子使用。将大鼠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NS)对照组(A组),NGF组(B组),NGF+VEGF组(C组)三个组,每组各10只大鼠模型,共计模型30只,使用微量注射器自所置管的体外延长管口处分别注射NS、NGF及NGF+VEGF。2.实验观察。分别在损伤并注射生长因子后不同时段(1周至8周,每周一次)对全部损伤实验模型进行肢体活动的BBB评分。8周后将全部模型行灌注处死,取完整脊髓标本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查,包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从而评价各组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1.肢体运动BBB评分:第1周及第2周三个组评分差距不明显。自第3周起B组和C组BBB评分要高于A组,(P<0.05),C组自4周后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1)。2.组织学检查:HE染色显示A组损伤脊髓部分及邻近节段位置组织形态不明显,脊髓呈断裂撕裂状;B组和C组损伤脊髓部分及邻近节段位置组织结构相对完整,有一定的连续性,部分可见相对完好的神经元及血管内皮细胞,且C组要优于B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显示C组的双因子联合应用可促进轴突的再生并减少神经元的凋亡,且C组可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通过计数每个高倍视野内凋亡神经元的个数和白质内血管数,进行平均数比较和方差分析,凋亡神经元数A组>B组>C组,白质内血管数A、B组大致相当,均明显少于C组。结论:1.单纯应用NGF可以改善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肢体运动状况,并减少神经元的凋亡,但其持续时间和具体效果有限且明显程度不高。2.NGF联合VEGF具有较好的脊髓损伤修复作用,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肢体运动状况的改善十分明显,并能减少神经元的凋亡,促进白质内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和毛细血管的再生,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