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小花蝽的群体饲养与捕食作用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ove43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虽然国内对其人工饲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因其室内大量饲养技术还不成熟,使得东亚小花蝽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寻找一种更为合适的昆虫猎物,并用生命表方法对该猎物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研究了用不同昆虫(螨)猎物饲养东亚小花蝽的效果以及温度对其发育的影响,并测定了室内饲养的东亚小花蝽对蓟马、烟粉虱、朱砂叶螨和菜蚜的捕食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室内用腐食酪螨、朱砂叶螨、菜蚜饲养东亚小花蝽,测定了三种昆虫猎物对东亚小花蝽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腐食酪螨饲养的东亚小花蝽若虫70%-80%能发育为成虫,与菜蚜饲养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朱砂叶螨饲养的(低于50%);在17.5℃下,该饵料饲养的东亚小花蝽没有产卵,在22.5℃和27.5℃下,用腐食酪螨饲养的东亚小花蝽成虫可以产卵,但产卵量与其它两种猎物相比略低。2.室内测定了17.5℃、22.5℃、27.5℃三个温度梯度对饲养东亚小花蝽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若虫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菜蚜饲养的东亚小花蝽若虫存活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朱砂叶螨饲养的存活率与其相反,腐食酪螨饲养的存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7.5℃、27.5℃、22.5℃;菜蚜饲养的东亚小花蝽成虫产卵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雌虫寿命也随着温度升高而延长,朱砂叶螨和腐食酪螨饲养的都是在22.5℃时产卵量达最大值,雌虫寿命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3.应用生命表方法综合评价了不同温度下三种猎物对饲养东亚小花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17.5℃时用腐食酪螨饲养的东亚小花蝽不产卵,其生殖率Ro为0,用朱砂叶螨和菜蚜饲养时其净生殖率Ro分别为1.18和1.09;在22.5℃时用腐食酪螨、朱砂叶螨和菜蚜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净生殖率Ro分别为12.86、15.93和6.11,且在该温度下用腐食酪螨和朱砂叶螨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净生殖率Ro没有差异;在27.5℃时用腐食酪螨、朱砂叶螨和菜蚜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净生殖率Ro分别为0.88、3.02和21.70。4.测定了室内饲养的东亚小花蝽对蓟马、烟粉虱、朱砂叶螨和菜蚜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东亚小花蝽的捕食量随着蓟马、朱砂叶螨、烟粉虱和菜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受其自身密度的影响也较大,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大,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均降低。
其他文献
本文从菜田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就黄曲条跳甲取食诱导对小菜蛾造成的影响以及他们共同的寄主芥菜、菜心、芥蓝、白菜、甘蓝和萝卜这六种十字花科蔬菜介导的强度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大豆蚜越冬和迁飞习性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哈尔滨地区大豆蚜冬寄主的种类,大豆蚜性蚜、越冬卵、干母、干雌在冬寄主上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研究结果是对大豆蚜研究的补
测定了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 (Say)2个地理种群(湖北荆州种群和河南郑州种群)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荆州种群1日龄和5日龄成虫的过冷却点分别为-16.519 ℃和-21.6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黑龙江省是我国烟叶主要产区之一,所产烟叶以物理特性好、烟碱含量低等优点著称。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
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上,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将2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治疗实验小鼠的胰腺癌,其中1种药物已经得到了美国FDA的批准。(源自:
期刊
顶孢霉菌(Acremonium hansfordii)Ahy1菌株是甘肃农业大学农药系从甘肃省榆中县黄家庄自然感病的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中分离获得的,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
期刊
为实现辣椒茶黄螨的高光谱遥感预测,本文于2009、2010年在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试验大棚内,采用便携式光谱仪、叶绿素仪和冠层分析仪对辣椒茶黄螨危害期间不同危害级别的冠层及叶片
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其政策的支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汽车保有量的激增给汽车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高职业汽车类专业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专业。但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