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法治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大政治家和理论家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发展亟须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此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论述,不仅充分体现了法治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且充分体现了法治建设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从法治的角度试图探讨如何以法治建设来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本文对“法治”与“政治文明”的科学涵义进行了阐述,从其涵义的界定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法治与政治文明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法治是政治文明的产物和表现:另一方面,法治也在塑造着政治文明,没有法治的支撑,政治文明也就只能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法治。法治对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二是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三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四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经途径。法治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政治文明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法治的实现程度,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然而法治建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我国目前的法治状况还有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本文粗浅地论述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实现法治的难点问题在于法的实现,并对产生这一难点问题的成因作了分析。 最后,结合我国实现法治化所面临的这一难点问题,笔者对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并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一要坚持党依法执政,实现执政权力行使的法治化;二要大力培育现代法治观念,营造法治社会氛围;三要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运作机制;四要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 总之,法治不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全部内容,但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体部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法治建设为根本。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成之日,就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之时。
其他文献
对我国经济指标的城乡差异分析表明 ,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略大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差异最大。而且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 ,农村居民的
目的本研究试图了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的现状,探索改善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减轻职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方法采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程度调查问卷对80名辅导员进行
<正>在以往投标报价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反映企业自身水平的企业内部定额;对投标文件仔细分析,对现场条件实地踏勘,对其他实际影响因素进行认真评估调查。当前,
药物溶出度检查是评价制剂质量和工艺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主药的晶型、粒度、处方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以及生产工艺等的差异,也是评价制剂活性成分生物
1000多年来,敦煌壁画的艺术形态从"描绘画"到"再现画""、还原画"、"构建画",再到"数字重建画",经历了5种深刻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承载石窟壁画艺术的主流媒介也相应经历了由石壁到纸
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是自然界硒循环生态链中的关键环节,是人体获得硒的直接或间接来源。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硒已经成为潜在的有风险的环境污染元素。那些
对以大肠杆菌K2 35发酵法生产聚唾液酸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细胞生长动力学、基质消耗动力学、聚唾液酸生成动力学模型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计算 ,模型的模拟结果较
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词汇伴随学习和有意学习在国外备受关注,国外的许多研究证实了在词汇记忆方面伴随学习比有意学习更具有优越性。然而,近年来中国二语习得研究对词汇伴随学习意
对黄色短杆菌L -异亮氨酸高产菌XQ - 4 (AHVrAECrSucgSGrEthrα -ABrIleHxr)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比较合理的L -异亮氨酸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 ,为L -异亮氨酸
结合1999年到2001年河南省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分析了河南省珍稀植物现状,并针对珍稀植物保护利用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