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推进既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整体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的必然选择。目前,区域推进已经成为了江苏省课程游戏化改革的重点工作。为了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的具体情况,本研究选取南京市的A区作为个案,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行政教研层面的组织现状和幼儿园层面的实施现状两个方面对该区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的实况进行了扫描,并借助自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研究发现,从行政教研层面的组织现状来看,A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区域推进主要存在以下五大问题:第一,领导管理方面,行政部门与教研部门之间矛盾重重;第二,制度建设方面,指导文件流于形式,难以具体落实;第三,组织结构方面,项目研究共同体内部的发展不均衡,无法满足各级各类幼儿园不同的发展需求;第四,活动措施方面,部分活动“形式大于内容”;第五,培植文化力量方面,文化标识缺乏广泛认同与支持,难以形成文化影响。以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提出的五方面内容为主要依据形成调查维度,进而发现,从幼儿园层面的实施现状来看:整体上存在园所发展不均衡,教师能力有差异两大问题。具体而言:活动组织在形式上更加灵活,但时间安排弹性不足;家园沟通中教师更加积极,但家长仍显被动;对于生活价值的关注明显提升,但行动上仍有束缚;课程审议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但有效性尚待提高;观察儿童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科学解读的方法和技巧仍未普及。从现状反映的问题出发,以自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为依据,对A区课程游戏化区域推进中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行政教研层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协同理念尚未深入;非线性作用未得到重视;对作为“快参量”和“慢参量”的幼儿园扶持不足;对作为“负熵”的外部支持引入不够;学习型组织的结构安排不够科学。幼儿园层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园所的条件差距悬殊阻碍区域教育通过涨落进行整体升级;园长作为关键人物与敏感变量,领导力没有充分发挥;教师作为课程游戏化学习与实施的主体,主观能动性未充分激发。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行政教研和幼儿园两个层面对课程游戏化的区域推进提出策略建议,以期能够为更多的区域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