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碘化合物大分子链转移剂的制备及应用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aby3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壳乳液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高的接枝效率能赋予产品优异的使用性能。本文通过碘代化合物有效的退化转移作用来制备高接枝效率的核壳乳液。以碘仿作为链转移剂进行苯乙烯的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出粒径为150 nm种子乳液,并以相同的工艺条件,制备了粒径为30nm的小粒径种子乳液。对以上两种种子乳液均采用间歇加料工艺进行丙烯酸甲酯的接枝共聚;以碘仿作为链转移剂制备了聚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母体,通过碘原子的退化转移作用,制备聚苯乙烯-接枝-聚丙烯酸离子交换树脂。以碘仿为链转移剂进行苯乙烯的乳液聚合,得到含碘原子端基的交联聚苯乙烯大分子种子乳液,然后加入第二单体丙烯酸甲酯进行接枝聚合,得到核壳乳液。由于种子微球上的大分子链端的碘原子可有效发挥链转移剂的作用,因此壳层单体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考察了碘仿的加入量对种子乳液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碘仿加入量的增加,种子乳液的链转移效果增强。在小粒径含碘聚苯乙烯种子乳液的合成过程中尝试了催化-氧化还原引发方法。发现硫酸铜可明显催化过硫酸盐的氧化还原过程,增加乳胶粒子的数目,降低乳胶粒的粒径,是制备小粒径乳液的有效方法。至今未见有报道用催化-氧化还原引发法合成小粒径聚苯乙烯乳液。经优化试验条件制备出了粒径约30 nm的乳液,实验重复性好。比较聚苯乙烯接枝乳液与小粒径聚苯乙烯接枝乳液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发现小粒径的聚苯乙烯种子乳液的链转移效果比常规聚苯乙烯乳液的链转移效果更佳。以碘仿作为链转移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母体,然后采用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两种方式接枝丙烯酸叔丁酯,通过碘原子发挥的链转移作用,成功制备了聚苯乙烯-g-丙烯酸叔丁酯树脂,再用三氟乙酸水解,制备成了聚苯乙烯-g-丙烯酸离子交换树脂。实验证明,低交联度的聚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母体具有更好的链转移效果。
其他文献
<正>面瘫是针灸临床上常见病,轻者1周即愈,重则需要较长时间,也有部分患者虽经多方、长期治疗,但终难彻底痊愈而留有后遗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有疗效欠佳者则留意观察分析
<正>笔者在借鉴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对面神经炎病因病机的探索,以自拟祛风通络汤治疗面神经炎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70例均系门诊病例,符合面神经炎的诊
人民银行依法履行反洗钱监管的重要职责。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基层央行反洗钱监管仍面临着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以改进和完善。
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及手段的必然趋势。知心课堂的创建,是基于以儿童学习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前
<正>上世纪60年代,公路片在美国进入滥觞期,其后迅速发展成为好莱坞类型电影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包裹了美国汽车文化和精神内核的公路片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却有着诸多不同。从
2011年以来,慕课热潮席卷全球,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变革力量。随着慕课教学理念和实践的流行和深入发展,如何对慕课学习者进行学习测评成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教学活动环境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大部分聚酯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存在热性能、力学性能较差的缺点。而聚酰胺则由于含有酰胺键(-CONH-),以及分子链间氢键的存在,具有较好的热
目的研究氢氯噻嗪、依那普利、美托洛尔、螺内酯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DCM患儿23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脏功能Ⅲ-Ⅳ级,确诊病例予氢氯噻嗪、依那普利、
<正>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作为概念被提出,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可形成结节及包块,引起疼痛、不育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