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应力特征及不同屈服准则对地下洞室稳定性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guoqi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西南地区,蕴藏着巨大潜力。近年进入规划和设计的西南水电站的建设,正在蓬勃发展。而这些工程多处在高山峡谷地区,电站厂房群采用地下开挖的方法是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地下工程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问题,地应力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以双江口工程地下厂房洞群结构为主要背景,主要考虑了4个特征因素,即围岩主要力学参数、洞室埋深、水平向地应力侧压系数、厂房纵轴线与水平向最大主应力夹角这四个因素,采用边墙关键点位移、塑性区及围岩劈裂破坏判据的分析方法,开展多个因素影响下的数值分析,研究不同地应力特征对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对各个因素的分析,在前人提出的边墙关键点位移预测公式基础上,提出在真三维应力条件下的修正公式,使该公式能够预测真三维计算模型的边墙关键点位移。对于厂房纵轴线与水平向最大主应力夹角这一因素,分别依据边墙关键点位移、塑性区体积、劈裂区体积最小的原则计算得到:在不同地应力条件下,最有利于洞室围岩稳定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洞室轴线夹角θ,即洞室轴线方位的最优选择。对FLAC3D后处理方面的不足,以前人的FLAC3D-Tecplot的后处理数据转换程序为基础,在该程序中添加了围岩劈裂破坏判据,实现劈裂区判别和数据转换的整合。在地下洞室稳定性分析时,岩石屈服准则的选取也是围岩稳定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Zienkiewicz-Pande剪切屈服条件为基础,加入拉应力破坏屈服条件,建立基于Zienkiewicz-Pande剪破坏屈服条件和拉应力破坏屈服条件的复合本构模型。利用FLAC3D的二次开发接口,在VC++7.1环境下,将Zienkiewicz-Pande复合本构模型程序化,并被FLAC3D调用和计算。最后,分别采用开发的Zienkiewicz-Pande模型和FLAC3D中自带的Mohr-Coulomb模型、内切圆锥Druker-Prager模型和外接圆锥Druker-Prager模型,对双江口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的围岩稳定性进行计算,对照各种围岩破坏指标,论证了不同屈服准则对洞室围岩稳定的影响,并验证了本文开发的Zienkiewicz-Pande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其他文献
壁厚小于2mm、屈服强度达到550MPa的高强冷弯超薄壁型钢构件已在国外广泛应用,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主要是针对厚度2—6mm的Q235和Q345钢材,对于高强
层间隔震技术是由基础隔震技术延伸而来的一种新型的隔震技术,它可为近海建筑、旧有结构的加固以及其它重要建筑的抗震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利用结构的夹层或原结构的隔热层,做
漏失是供水行业普遍存在的严重现象。漏失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给供水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在保证供水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解决供水管网漏损严重的问题,长期以来一
能源地铁车站是一种既继承了地源热泵技术优点,又弥补了其不足的利用地球地温能的新型建筑节能技术。本论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源地下工程中的换热器传热模型及热交换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因为耐久性不足而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氯离子渗透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氯盐环境下的氯离子侵入混凝土内将引发钢筋锈蚀,大大缩短混凝土结构
本文以如海运河大桥为背景,进行了吊杆更换方法、吊杆更换过程结构受力性能、吊杆可更换构造设计方面的研究。 对吊杆更换的临时支架法、临时吊杆法和临时兜吊法进行了对比
随着智能算法在结构工程领域的发展,不少算法被引入并在各种benchmark问题上证明了其在结构优化问题的适用性,这些算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时在某些问题上拥有更佳表现。智能算法
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质的人工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混凝土结构遭受火灾和碰撞影响却时有发生,所以混凝土在极端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
屈曲约束支撑优良的滞回耗能性能和施工安装方便、经济、设计灵活且不影响建筑物美观等诸多优点,使其在框架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对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中屈曲约束
由于使用时间过长、施工不规范、维护管理不当等原因,城市排水管道普遍存在障碍物等功能性缺陷。管道内障碍物的存在,势必会使管内水的流动状态发生改变,如何通过状态改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