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检测代理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入侵检测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在基于软件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框架下,使用一种以增强型入侵检测引擎为核心的入侵检测代理,并引入辅助的信息收集代理,协同解决基于模式匹配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高虚警率低检测效率的设计思想,并在此想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增强型的入侵检测代理(Enhanced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Agent, E_NIDA)和一个辅助的信息收集代理(Assistant Information Collecting Agent, .A_ICA)。A_ICA负责收集受监控网段内主机的系统和应用服务的部署状况信息,使用以指纹识别技术为主的多种系统和服务识别方法完成对网络主机应用服务轮廓的勾画,采用多线程技术提高信息收集效率,采用插件机制扩展应用服务的识别范围和能力,即时有效地为E_NIDA提供决策信息。E_NIDA采用基于规则的模式匹配方法进行入侵检测,它使用协议分析的手段,并结合A_ICA提供的决策信息,对模式匹配的范围和频度进行最大限度的缩减,提高了检测速度。并通过扩展入侵规则表达能力的方式,达到减少虚警的目的。E_NIDA和A_ICA成对出现,相互协作,可以在网络中以任意数目部署,接受控制台系统的控制,使得系统具有很强的分布性和扩展性。它们与另外的数据挖掘代理和控制台系统灵活地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入侵检测系统。经测试证明是这一个可行而且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
其他文献
如今,随着软件产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软件业正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和挑战,传统的软件设计思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构件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构件
自动指纹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中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各种技术难题,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指纹识别技术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不少算法或改进算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指纹识别
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日益普及和Web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这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行为在网络时代的体现,电子
计算机网络的稳定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提高网络稳定性的一个主要办法就是及时诊断出网络工作时出现的故障,给予网络管理人员决策指导。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
随着高通量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多种类型的分子生物学数据也在迅猛增加。比如基因序列数据、基因表达谱、功能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代谢路径以及基因调控通路
网格是下一代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对于网格发展至关重要。网格安全问题要比一般的安全问题更复杂,需要在传统安全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地研究。网格安全问题的研究
准确预测高炉铁水含硅量是有效控制高炉的前提。结合时差(TemporalDifference,TD)方法的BP神经元网络(TD-BP神经网络),已经在高炉铁水含硅量的预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对大部分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资产管理(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EAM)作为企业信息管理思想之一,对于资产密集型企业,可以提高资产的可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数据设计的内容涉及数据库的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方面,本文针对当前EAM中存在的数据设计的问题,设计了资产层次结构中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完成了反规范化的数据库的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EAM
研究发现,当前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隐患终端”,又称为“不健康终端”,指的是存在安全隐患或正在发生安全事件的计算机系统。这些隐患终端不仅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还可能被攻击者
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目标是实现GIS互操作。本文讨论了分布式GIS的产生发展以及GIS互操作的研究情况,对分布式地理信息进行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