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生人地观念培养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happ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协调的人地关系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地理教育是传递人地关系知识、培养学生人地观念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因此,学术及教育界对此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地理界的学者们也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观念四个部分。本研究以此为着眼点,综合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以高中阶段学生与老师为研究对象,以核心素养相关理论为指导,对中学生人地观念培养现状和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学生人地观念培养的策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模式,并取得了如下成果:(1)从核心素养理论入手,结合国内外研究概况,明确了人地观念的基本内涵与特点。人地观念是指人类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稳定的认识即潜意识中形成的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它反映的是主体对人类生产生活是如何影响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又如何限制人类生产生活以及人类应当如何与自然环境共处等问题的理解与认识。科学的人地观念当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2)在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分别针对中学地理教师及中学生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大量听取中学地理教师的课程并收取中学教师的上课教案,调查中学现阶段人地观念培养现状。通过整理分析发现,现阶段由于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缺乏严格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中学生对人地观念的认识虽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尚不充分,学生人地观念的养成情况仍有待进一步加强。(3)针对现阶段中学人地观念培养的现状,提出了从总体高层设计到局部实施再到考核评价的完整的中学生人地观念培养路径。通过修订教材与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与鼓励教师科研,促进地理教师对人地观念的理解,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地理实践调查,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手段,各种措施上下贯通,地理教师因材施教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人地观念的养成,有效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4)本研究在结构安排上分成四个大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第二部分为针对高中地理教师及学生的现状调查分析,第三部分为中学生人地观念培养的策略分析,第四部分为课题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利福喷丁(Rifapentine)对氟康唑(Fluconazole)体外抗耐药白念珠菌的增效作用。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M27-A2方案测定利福喷丁与氟康唑对白念珠
目的比较两种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抑郁模型的行为学特点,探讨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抑郁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S1组和S2组)。应激组连续给予14
本文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稀土的高纯和工业纯6063铝合金,得到了稀土对6063铝合金显微组织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提出了6063铝合金加入稀土后原时效工艺应作的修改。
根据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公司向未上市的新兴企业提供资金、管理与专业技术,以获取高额回报的资本。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的概念、特点、作用、
作为泛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产业是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安徽省产业选择的约束因素,构建了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选择
本文从对“边界(boundary)”一词语义解释出发,结合当今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对企业性质与企业边界问题的探讨,以及对组织的基本认识,提出了基于组织参与者在组织的目标、能力
<正>经历了新中国商业体制的转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经历了WTO的洗礼,我国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商业业态从传统百货发展为现代百货店、超市、便利店等多元模
目的探讨MHC-Ig/肽复合体用于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人类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合成多肽IRBP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紧张焦虑不时袭来,想要保持心境平和、精神愉悦,避免人生被负面情绪左右甚至衍生心理疾病,自我积极的心理调适、引导与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远洋船员,长
报纸
<正>玄奘是唐朝初年一位立志西行求法的僧人,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使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伽师地论》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