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Tanδ≥0.3的温度区域可以视作有效的阻尼温域。为了改善聚氨酯的阻尼效果,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结构的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大分子多元醇等来改变聚氨酯弹性体的分子链结构。扩链剂的结构会直接影响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含悬挂链的扩链剂对聚氨酯阻尼性能,玻璃化转变,红外等性能有直接的影响。本论文从扩链剂入手,将受阻酚基团,苯环等作为悬挂链的方式接到含两个或多个羟基的小分子上,改变扩链剂小分子结构,希望这些特殊基团的引入有利于阻尼性能的改善。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含悬挂链的二元醇扩链剂,受阻酚二醇和2,2-二羟甲基丙酸卞基酯(BHP)。将这两种二醇扩链剂和选用的单甘酯(GMS)分别与4,4’-二苯醚二胺(ODA)以不同摩尔比混合扩链合成新型聚氨酯弹性体。用红外(FT-IR),热分析(DSC),动态力学性能(DMA)来表征二醇扩链剂对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适量的16碳烷链或少量含苯环等大位阻基团的悬挂链能阻碍硬段相氢键的形成,悬挂链中基团的体积越大,阻碍作用越强。当悬挂链能引入足够多的氢键作用时,可以弥补N-H与C=O之间氢键的减少。DSC分析表明:受阻酚二醇的引入使聚氨酯体系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两相相容性增加,而GMS, BHP扩链反而使聚氨酯体系玻璃化温度降低,相分离增加。DMA分析表明:悬挂的多碳支链及受阻酚基团有利于抬升在高于玻璃化温度一定区域的阻尼值。GMS与ODA摩尔比为4:6参与扩链的聚氨酯样品Tanδ≥0.3的温域拓宽至61.8℃;随着受阻酚二元醇在扩链剂中的摩尔组分增加(4→6),Tanδmax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受阻酚二元醇在扩链剂中的摩尔组分增加至6组分,Tanδ≥0.3的温域大于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