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木结构震害调查与浅析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woool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给出了古建筑木结构的震害等级划分标准,并按照此标准对汶川地震中古建筑木结构的震害等级做了初步分类以及抗震能力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强,高于按七度设防的砖混结构。   其次,根据多家单位对汶川地震中古建筑结构震害勘察结果,结合现有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对震害加以整理归类并分析古建筑木结构在汶川地震中造成破坏的原因。结果表明古建筑木结构在地震中不太可能发生所谓的滑移隔振效应,应该是以颠簸效应为主;斗拱是主要的耗能减震构件并能形成有效的梁较机制,增强了木结构优越的抗震能力。   本文提出了单体古建筑木结构抗震鉴定,修缮设计工作中需重点考虑的因素和主要的方法步骤,明确了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现场检测,工程判断相结合原则。   由于我国文物建筑分布广泛,地震多发,因此防灾减灾任务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也试图对宏观上的群体建筑的防灾减灾框架做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填充墙框架结构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形式中。历次地震中,均有大量的填充墙框架结构在地震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关于普通黏土砖的填充墙框架
随着大跨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桥梁的抗风问题日益引人关注。传统的抗风方法和措施己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控制桥梁的风致振动已经必不可少。   颤振、
学位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资的吃紧,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能源物资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利用盐岩洞室作为能源储备库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盐岩成层状分布,单
本文基于多元统计分析,以高粉煤灰掺量混凝土配合比为例做正交试验设计,以矿物质细粉复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为例做均匀试验设计,从试验设计阶段,就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细集料、粗集
颤振导数的识别是大跨桥梁颤振研究的基础与热点问题,本文回顾了桥梁颤振理论及颤振导数的发展历程,对桥梁断面颤振导数的识别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基于节段模型二维弯扭耦合
随着西安地铁规划网络的推进及地铁修建线路的增多,各条线路之间交叉穿越上跨施工的问题将越来越多。西安地处渭河盆地中部的黄土沉积区,工程地质复杂。加之,既有地铁对变形
伴随大跨度斜拉桥的发展,温度对其施工过程及成桥运营状态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施工控制在悬臂施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影响施工进度导致工期延误,其中温度是一个主要的影
西安是地裂缝灾害严重的城市,地裂缝的活动给城市建筑带来严重破坏,同时也给城市整体规划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
由于高速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行车速度的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已经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尽可能的增大桥梁上部结构的连续长度,有利于高速行车及保证行车的舒适性已经成为桥
随着高速列车的迅速发展,对于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研究也在国内外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本文借助FLUENT流体力学软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式,对桥梁上高速列车的气动特性以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