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结构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e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传统经济理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其中尤以消费为重,消费作为一种最终需求,往往构成了一国GDP60%左右的份额。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改革开放初期,国内需求曾一度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投资和出口成了拉动我国经济的主要力量。由此,笔者认为不论从经济理论上讲,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扩大内需来带动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也是很有可能的。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回顾和总结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消费理论和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了西方消费理论中的消费节制论、消费扩张论、消费函数论和环境因素论,同时也包括了国内学者对我国消费需求问题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论述了收入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在探讨和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理论,设定线性函数,以回归的方法,研究收入、利率、价格、社会保障、工资指数等变量对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消费需求的不同影响。 第三章论述了价格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在探讨我国目前价格结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研究这些特点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具体影响机制。 第四章论述了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在分析年龄结构现状及其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以及年龄结构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 第五章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根据本文第二、三、四章的分析结论,针对收入、价格、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提出有利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扩张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从保障措施制度的历史起源与演化入手,分析GATT 第19条的缺陷与“灰色区域措施”作为替代制度安排的出现,就东京回合和乌拉圭回合的保障措施谈判中保障措施的演进作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