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属植物系统分类方法建立及亲缘关系初探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芦荟属(Aloe)植物种类繁多,变异多样,种质资源异常丰富。由于芦荟和近缘属间杂交可育,不断出现一些新的属间杂交种;且芦荟属内同名异种和异名同种现象多有发生,造成不同种或亚种间的亲缘关系比较混乱,而有关其种问亲缘关系的研究资料甚少。本文综合应用AFLP分子标记、植物化学和形态解剖学等方法,建立适合于芦荟属植物分类的方法和实验技术,并初步探讨其种间的亲缘关系。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提取芦荟基因组DNA时用改良CTAB法,在2%CTAB中附加2%的PVP和2%的β-巯基乙醇作为提取缓冲液。同时在第二遍用氯仿一异戊醇(24:1)抽提时,加入等体积的饱和酚。 2.对影响AFLP体系的多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Mg<2+>浓度取1.3mM,引物浓度各取10uM,模板DNA即预扩增产物稀释20倍时,选择性扩增的效果较为理想。 3.用4对引物组合对18份芦荟材料进行AFLP分析,共得到131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25条,占条带总数的95.4%,每对引物都可以将18份供试材料完全区分开。此外,有些供试样品可根据特征带直接鉴别。基于AFLP所得聚类图可以将18种芦荟分为四个类群。第Ⅰ组包括适意芦荟、17号芦荟、皂叶芦荟和木锉芦荟;第Ⅱ组包括草原芦荟、粉绿芦荟、5号芦荟、不夜城芦荟、12号芦荟和4号芦荟;第Ⅲ组包括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和中华芦荟;第Ⅳ组包括8号芦荟、杰克逊芦荟、多齿芦荟、大卫芦荟和密刺芦荟。 4.HPLC结果表明,18种芦荟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均有较大差异。用半薄切片观察芦荟叶片横切面发现,芦荟表皮角质膜的厚度、表面纹饰,同化组织细胞的层数、形状和排列方式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5.AFLP标记与HPLC的聚类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两者采用了不同的分类变量,从不同的角度对芦荟进行聚类分析,因此它们所揭示的多样性是有差别的。AFLP分类结果与形态学特征基本吻合,形态学标记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可以作为DNA分子标记的有效补充。 6.AFLP和HPLC两方面的实验结果都体现了库拉索芦荟和中华芦荟的独立性,不应该把中华芦荟划分为库拉索芦荟的变种。
其他文献
蜱是一类专性吸血的体外寄生虫,分布广泛,是许多人和动物重要疾病的传播媒介,经蜱传播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以及原虫,不仅给畜牧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
脑卒中是一种高致死、高致残的神经系统疾病,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健康与经济负担。大部分脑卒中由多个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个易感基因对表型的影响很小甚
如今,移动运营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利润空间逐步压缩。单用户APRP值增长缓慢,甚至在减少,而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据流量迅速上升,用于建设、维护、升级接入网的支出却在增
移动计算设备和嵌入式技术的融合引起了内容感知应用的发展和部署,其中内容感知中最重要的就是位置信息。全球定位系统作为定位技术中最成熟、最成功的定位系统,尽管在室外定
FLOWERING LOCUS T(FT)基因编码的FT蛋白就是植物的“成花素”,在成花诱导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可诱导光周期条件下,CO蛋白在叶片中诱导FT基因表达产生FT蛋白,FT蛋白在FTIP1
为了满足下一代移动通信(IMT-Advanced)提出的更高系统性能指标,以及应对诸如 WiMAX等其他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带来的竞争,3GPP提出了UMTS技术的长期演进(LTE)。LTE的目标是获得
低糖复合果酱指水果与蔬菜复合,在较低糖浓度(25%~50%)甚至无糖条件下,制成果酱.笔者通过试验优化,研究猕猴桃低糖复合果酱加工工艺条件,确定最佳原料配比、白砂糖添加量、氯化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IP业务呈现指数增长,而且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组网方式更加复杂,此外多种多样的互联网服务需要更多等级的QoS服务,业务粒度多样化,传统的针对TDM设计的传
学位
菠萝蜜又称树菠萝、木菠萝,享有“热带水果皇后”美誉,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独特的风味和浓郁香气,还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炎等药理作用.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