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中基于用户评分行为的推荐方法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互连设备逐渐走向了网络化、智能化,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人们不再是被动地从网络环境中获取信息,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网络信息的创造和分享中。大范围多领域的广泛参与使数据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数据规模的迅速增长既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海量信息的检索带来了挑战。普通用户已经很难通过在短时间内对页面进行主动浏览来获取大量有用的数据信息。虽然传统的“目录”式信息检索方式和“搜索引擎”式信息检索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超载带来的信息选择难问题,但这些传统信息检索方式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如检索结果的大众化,不能准确识别用户的真实意图等。粗放式非个性化的信息过滤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这样的技术,它能够根据用户的历史交互信息来推断用户的兴趣偏好,并根据用户目前所处的状态为用户精准的产生个性化的检索结果。推荐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网络应用的普及,人们也越来越愿意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生活轨迹分享在各种网络平台上,这也为实现智能的信息检索系统奠定了基础。  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数据信息为用户建立适当的兴趣偏好模型,并基于兴趣偏好模型进行预测和推荐。在所有类型的推荐系统中,基于用户评分行为的推荐系统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数据模型最为简洁的一种,在实际商业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基于用户评分行为的推荐方法研究主要对用户已知的历史评分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实现对未知评分的预测和推荐。然而,目前基于用户评分行为的推荐算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挑战:(1)推荐算法准确率有待提高且数据集的稀疏性对推荐算法的准确率影响较大;(2)推荐算法的抗攻击性不足,无法有效阻止社会网络中虚假用户评分的干扰;(3)推荐算法通常具有较高的时间复杂度。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用户评分行为的推荐方法,该方法建立在用户表象特征分布和因子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并将社会网络中用户的信任模型引入到推荐算法的设计中,从而提高推荐算法在评分预测方面的准确率和抗攻击性,降低推荐方法对稀疏数据集的敏感性。与此同时,为了有力的支撑不同推荐算法之间的对比实验和改善推荐算法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一个开放式的基于Hadoo p和 Tas te的推荐算法实验平台被开发。该平台通过集成多种类型的推荐算法和数据集实现不同推荐算法的“一键对比测试”,并通过Map Red uce并行计算模型提高推荐算法的执行效率。
其他文献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所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相互通讯越来越容易,为了保护数据信息不被恶意窃取,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密是非常必要的。虽然不同的应用
本论文是《内河航道多视觉信息融合技术应用研究》的核心研究内容。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自动识别行进中的船舶的标志牌号(船铭牌),从而获知该船舶的基本信息。目前,我
近年来,随着银行、机场等安全敏感场合对大范围视觉监控系统的迫切需求,远距离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而步态识别是一种远距离情况下唯一可被感知的生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在管理工作中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是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传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可靠性分析是WSN设计、部署、验证和维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中,为了让数据在环境嘈杂,故障以及时间变化的无线通道中进行可靠传输,传感器网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但可以通过互联网和CD-ROM方便快捷地获得多媒体信息,还可以得到与原始数据完全相同的复制品,因此,作为数字媒体版权保护的重要手
随着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基于用户位置服务和移动应用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很多安全技术,如加密、访问控制、入侵
分类挖掘是数据挖掘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常用的典型分类挖掘方法有决策树、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贝叶斯方法和k-最临近分类法等,这些方法对各自适用的数据集都表现出
近年来,电子商务产业因其便捷性和高性价比得到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然而,传统的电子商务网站大多采用文字、二维图像等较为单一的方式进行展示,忽略了用户对真实视
射频消融技术是继手术切除之后的另一种用来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它是利用高频交流电作用于肿瘤组织时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细胞局部温度升高,从而达到高温灭活癌细胞的目的。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