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能量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有关该种鱼能量储备及能量代谢的特征,为研究该种鱼的生理生态学提供基础资料。
实验于2007年8月从长江木洞江段采集到体长(L)为46.5-72.1 mm,体重(B.W)为1.8-6.5 g的圆口铜鱼幼鱼224尾,测定鱼体化学组成,估算其能量密度。
实验于2008年10月底至2008年11月初从长江干流木洞江段采集到体长为221.8±2.7 mm,体重为169.5±5.5 g的圆口铜鱼幼鱼18尾,测定其心脏、红肌、脑和肝胰脏线粒体的耗氧率。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圆口铜鱼幼鱼鱼体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灰分含量(ASH)和能量密度(E)的范围分别为71.74-76.33%B.W、13.90-14.69%B.W、7.11-10.96%B.W、2.39-2.43%B.W和6.09-7.80kJ/g。随体长增加,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呈增加的趋势,含水量呈下降趋势,而灰分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
2.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分别为:PRO=24.34-0.14 WAT(rz=0.28;p<0.05),FAT=70.00-0.83 WAT(r2=0.91;p<0.05)和E=33.42-0.36 WAT(r2=0.94;p<0.05);体长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分别为:PRO=12.52+0.03 L(r2=0.24;p<0.05),FAT=-0.61+0.16 L(r2=0.61;p<0.05)和E=2.71+0.07 L(r2=0.64;p<0.05)。
3.圆口铜鱼幼鱼心脏、红肌、脑和肝胰脏的线粒体蛋白含量分别为:6.8、2.9、5.8和4.2 mg/g tissue;器官指数分别为:0.07、>1、0.15和2.16%。
4.圆口铜鱼幼鱼心脏、红肌、脑和肝胰脏的单位组织重量线粒体状态3耗氧率分别为:1257.3、602.8、221.3和156.4 nmolO2/min/g tissue;单位组织重量线粒体状态4耗氧率分别为:117.8、58.7、47.6和35.6 nmolO2/min/g tissue;单位蛋白线粒体状态3耗氧率分别为:200.4、214.3、40.2和37.0 nmolO2/min/mg protein;单位蛋白线粒体状态4耗氧率分别为:18.4、21.4、8.5和9.0 nmolO2/min/mgprotein;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分别为:10.9、10.5、4.8和4.4。
主要结论如下:①本研究结果提示,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含水量和体长均可用于预测其能量密度。②圆口铜鱼幼鱼脂肪含量高于大多数鱼类的水平,且脂肪在生长过程中的积累速率快于蛋白质的积累速率,该种鱼较高的脂肪含量以及在生长中鱼体快速的脂肪积累可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提供必要的能量储备。③圆口铜鱼红肌较高的器官指数及较大的线粒体状态3耗氧率与该种鱼具有较强的持续有氧运动能力相适应,可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提供必要的代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