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双核钽镍单氧羰基配合物催化氧化CO反应的机理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8964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尾气和石油化工工业所释放的CO气体逐渐增加,造成了环境严重的污染。催化氧化CO为CO2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和工业废气清洁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研究CO氧化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理解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表面催化剂催化活化一氧化碳的机理。大量的凝聚相研究致力于探究CO氧化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气相光谱研究则提供了分子尺度上对CO氧化机理的理解。最近,CO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团簇的反应研究揭示了影响反应活性的多种因素,如团簇组成、电荷态、载体和活性氧物种等。但是,共吸附的CO配体对CO氧化活性的影响常常被忽略。本论文研究了异双核的钽镍单氧化物上的CO吸附和催化氧化。首先利用光电子速度成像实验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我们表征了异双核的钽镍单氧化物连续羰基化过程。对于NiTa O(CO)n–(n=5-8)体系,n≤7时的所有CO配体均为端式配位至Ta ONi核。其中,NiTa O(CO)5-的最稳定构型为μ~2-O弯曲结构,NiTa O(CO)6-存在简并结构,即μ~2-O弯曲和μ~2-O线性结构,NiTa O(CO)7–的最稳定构型为μ~2-O线性结构;而NiTa O(CO)8–的最稳定构型含一个η~2-CO2配体,表明CO氧化发生在n=8。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表明,对于NiTa O(CO)8–配合物上的CO氧化反应,Langmuir-Hinshelwood(LH)机理和Eley-Rideal(ER)机理从能量角度考虑都是可行的。其次,虽然实验上暂时没有探测钽镍单氧羰基化合物的再生过程,但为了更好地理解钽镍单氧羰基化合物催化氧化CO反应,实现完整的催化循环,我们从理论上进行了相关研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研究了NiTa O(CO)8-单氧配合物脱附CO2过程,异双核羰基配合物NiTa(CO)7-的再氧化过程,以及NiTa O(CO)6-单氧配合物的再生。结果表明,单氧配合物NiTa O(CO)8-上形成了含一个η~2-CO2配体的结构,CO2配体会脱附出去,可以生成NiTa(CO)7-,其与一个O2分子发生氧化反应,释放一个CO2分子的同时生成了NiTa O(CO)6-,即实现了钽镍单氧羰基配合物的再生。进一步利用多种成键分析方法研究了配合物NiTa(CO)7-的特殊电子结构,结果表明,Ta-C-Ni之间存在3c×2e的电子共享的化学键,Ta原子和Ni原子均达到了配位饱和,满足18电子规则。总之,连续的CO化学吸附促进了钽镍单氧化物对CO的氧化反应,揭示了CO氧化反应的CO配体自促进机制。此外,NiTa O(CO)6-的再生,表明钽镍单氧羰基配合物是一种潜在的CO氧化反应的催化剂。配体调控反应活性的机制在多相催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为稳定、高效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碳量子点(CQDs)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具有特殊光学性能的新型零维碳纳米材料,由分散的类球形碳纳米粒子组成,拥有直径小于10 nm的超小尺寸,并以其独特且可调的光致发光特性、细胞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出色的水溶性以及表面易于修饰的巨大优势被广泛用于设计各类生化传感器。尽管目前用于合成碳量子点的原料和制备方法已不胜枚举,但得到的碳量子点绝大多数却几乎具有类似的理化特性,且受到荧光量子产率低、
学位
为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的问题,科研人员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氢能作为一种燃烧热值大且清洁的能源作为化石燃料的代替品脱颖而出。其中电解水又是工业上廉价制氢的一种手段,因此得到了科研人员广泛的青睐。贵金属及其氧化物对降低电解水的过电势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但是由于其资源匮乏且成本较高,难以受到大规模的应用。因此为了代替贵金属催化剂,设计一种廉价易得且活性高的催化剂就变得尤为重要。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
学位
在近年来,由于一氧化碳(CO)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有很多研究对CO进行催化。但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催化剂依然是粉末形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很多缺点。在这些催化剂中,铜锰催化剂(Mn Cu Ox)和钴基催化剂由于其催化效率较高,造价低廉等优点,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已有研究者尝试将催化剂负载在活性炭、赤泥(RM)、Sn O2、Al2O3等载体上,用来得到更优秀的催化氧化活性。目前,石
学位
聚集诱导荧光(AIE)探针解决了传统有机荧光探针浓度猝灭(ACQ)的缺陷,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和易于修饰的特点,在许多领域受到广泛应用。然而设计简单、灵敏、选择性高且荧光发射波长长,生物相容性好的多功能聚集诱导荧光探针仍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设计与构建了一系列高效简单的聚集诱导荧光探针,突破了传统长波长AIE探针合成复杂且依赖有机体系的缺点。通过对AIE分子结构的合理设计,使探针具有良
学位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全球能源需求的逐渐增加,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燃料能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发展清洁、可持续能源成为重中之重。近年来,新型清洁能源技术中的电解水和金属-空气电池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由于氧还原反应(ORR),析氧反应(OER)和析氢反应(HER)等这些半反应具有缓慢的动力学和较高的反应能垒,使这些能源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阻碍。因此,加速动力学反应和降低ORR,O
学位
析氧反应(OER)是水分解产氢和金属空气电池等能源转换、储存过程中的重要速控反应,因而研发高效的OER催化剂对新能源应用有重大意义。目前OER催化剂主要是Ru、Ir等贵金属催化剂,开发性能优异且价格低廉的非贵金属及非金属OER催化剂是近年来研究热点。黑磷具有类石墨结构,其褶皱蜂窝层状结构比其它二维纳米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为反应物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因而近年来被应用于催化领域。但黑磷上磷原子具
学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国家,而水污染使得水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剧。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简称PPCPs)是一类新兴污染物,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炎药、芳香剂等等,这些物质进入环境后难以被生物降解和转化,导致其在污水处理中不易被完全去除而随之排出,因此PPCPs在水体中的高效去除技术成为环境领域专家关注的焦点。粘土矿物中的凹凸棒
学位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材料由于具有丰富的结构多样性和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光伏、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等领域内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三维和二维的结构相比,一维金属卤化物具有独特的核壳量子线结构、更局域的电子态、更宽的带隙和更大的激子结合能,从而显示了优异的宽带发射性能,如高达60%的量子产率和长的荧光寿命。然而,目前仍缺少有效的设计策略来提升和调控一维体系的宽带发射性能,因此发展新
学位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其催化转化一直倍受关注。尤其是CO2与环氧化物偶合反应成为了较热门的反应之一,因为其产物环碳酸酯可以广泛用于化学合成以及工业生产中。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均相和异相催化剂。其中均相催化剂可以分为金属催化剂,有机催化剂等。近年来,有大量的研究发现在活性有机物中包含氢键供体如羟基、氨基等会提高其催化活性。然而对于这类有机催化剂,尽管先进的实验检
学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一种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无机有机多孔晶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据报道,MOFs的电化学性能与其形貌、氧化还原中心、多孔结构和微观结构密切相关。而过渡金属MOFs,依靠金属离子(氧化还原中心)快速反应来存储电能,表现出的工作电压及比电容较大,成为超级电容器(SCs)电极材料的首选。但大部分MOFs的稳定性和导电性不好,这就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