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肪组织是人体储存能量的终末器官,也是一种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可分泌一系列与机体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相联系的激素和因子,参与调控机体的能量代谢﹑免疫﹑炎症反应以及生殖等过程。卵巢旁脂肪组织作为毗邻卵巢的脂肪组织,对卵巢的生理功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我们对21日龄KM小鼠进行单侧卵巢旁脂肪移除手术,在手术恢复2周或3周后通过比较同一只小鼠脂肪移除侧与假手术侧卵巢重量﹑卵泡发育及成熟差异确定单侧卵巢旁脂肪组织移除对卵泡发育及成熟的影响,并结合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卵巢旁脂肪移除后对卵巢微环境内类固醇合成相关酶﹑卵巢内脂肪因子含量﹑脂质积累﹑脉管系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小鼠卵巢旁脂肪移除术后恢复2周后卵巢旁脂肪组织基本上没有恢复生长;术后恢复3周后,卵巢旁有少量脂肪组织长出。与假手术侧对比,术后恢复2周和3周后,移除侧卵巢重量显著减轻,MⅡ卵母细胞数显著减少,但成二细胞率没有明显变化。卵泡计数显示移除侧卵巢中次级卵泡和闭锁卵泡的数量及比率都显著高于假手术侧,而窦状卵泡的数量及比率都显著低于假手术侧。卵巢旁脂肪组织移除后移除侧的部分卵泡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颗粒细胞连接破坏,线粒体空泡化。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在术后恢复2周脂肪移除侧卵巢中芳香化酶含量明显降低。Q-PCR检测发现术后恢复2周移除侧卵巢组织中Star的表达与假手术侧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但Cyp11a1﹑Cyp17﹑3β-Hsd及Cyp19的表达显著下调。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移除侧卵巢内的脂联素(ADPN)﹑瘦素(Leptin)及脂质运载蛋白2(LCN2)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侧。油红O染色显示术后恢复2周脂肪移除侧卵巢内脂质积累明显少于假手术侧,Western blot显示术后恢复2周移除侧卵巢组织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表达量均上调趋势,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卵巢内与能量代谢相关的AMPK的磷酸化没有明显改变。采用血管内皮标记CD31及淋巴管标记LYVE-1对卵巢内的脉管网络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发现术后恢复2周移除侧卵巢中大血管无明显变化,而淋巴管密度有增加趋势。TUNEL检测发现术后恢复2周脂肪移除侧较假手术侧卵巢凋亡信号有增加趋势。Western blot检测卵巢旁脂肪移除对卵巢内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发现术后恢复2周卵巢内总Caspase 3﹑Caspase 8和Caspase 9均显著降低,且活化的Caspase 3显著增加。Western blot检测卵巢旁脂肪移除对卵巢内细胞生长的影响,发现术后恢复2周移除侧比假手术侧卵巢内PTEN的表达显著上升,p-AKT和p-mTOR表达显著下调,p-YAP表达显著增加,YAP表达显著下降。本论文在排除小鼠中枢神经内分泌调控影响的前提下,研究因卵巢旁脂肪组织移除造成的卵巢内微环境改变对卵泡发育及成熟的影响,我们发现卵巢旁脂肪组织的移除可影响卵巢内雌激素合成﹑脂质积累以及卵巢微环境中脂肪因子的含量变化。卵巢旁脂肪移除所造成的卵巢微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卵巢内细胞凋亡及细胞生长潜力。本研究明确证明了由于卵巢旁脂肪移除造成的卵巢微环境改变对卵泡发育的影响,对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将为临床上卵巢早衰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