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第三方征信存在的问题探究——以芝麻信用为例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liangaij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5日,中央银行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腾讯旗下的腾讯征信等8家征信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筹备工作,这预示着我国个人征信业务市场化将要起航。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能够被选为第一批征信业务试点企业,意味着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征信公司将通过用户的互联网行为数据建立起个人征信体系,并成为我国征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芝麻信用为例,为了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和验证客户的真实信息,评估个人信用,芝麻信用对客户的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并综合计算出个人芝麻信用分。金融机构利用芝麻信用现有的黑名单共享以及反欺诈技术,能够把客户的违约风险降至最低。但是,由于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芝麻信用在产品的完整性、数据的全面性以及评分的准确度方面均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都是芝麻信用在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芝麻信用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在编写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笔者较仔细地阅读和整理了相关文献资料,并查找了网上最近的征信行业数据和最新动态。结合当前我国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发展现状,以及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的介绍,本文以芝麻信用为例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建议。借助对芝麻信用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以点带面针对第三方征信行业提出发展建议,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第三方征信机构持续稳定地发展,还有利于第三方征信以后进军金融领域更加顺利。第三方征信将建立—套对个人和企业更快捷有效的评价系统,并更好地防范客户的违约风险。  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国外第三方征信机构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内学者在第三方征信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建立互联网征信信息共享机制、严格控制征信机构的准入门槛、评分模型市场化抉择等建议。
其他文献
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正式发布《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重点支持产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骨干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