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10年江苏省人口迁移特征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7395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从人口迁移基本特征、人口迁移格局、空间关联、人口迁移重心、偏移增长等角度,选用四普、五普、六普为基础数据,以1990年、2000年、2010年为时间剖面,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分析了近20年江苏省人口迁移格局和演化。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了江苏省人口迁移演化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人口迁入规模呈现“南高北低,市区高于县级市”的空间特征,省外人口迁入逐渐减少,省内人口迁入逐渐增加;人口迁出规模则呈现出“南低北高”,人口迁入、迁出的规模大小与经济具有相应的正相关。依据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将江苏省人口迁移特征划分为四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人口迁移格局,将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划分为南部区、中部区以及北部区。(2)江苏省人口迁移特征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人口迁移规模相似的地区呈现集聚特征,且集聚趋势逐渐增加,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迁移规模差异显著。江苏省人口迁入和迁出重心不平衡性显著,且这种不平衡性逐渐加强。近20年以来,江苏省人口迁入和迁出重心均为缓慢向东南部转移。(3)江苏省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自然增长以及区域发展政策。其中区域政策是人口迁移的外在动力,而其他三方面因素是其内在动力。投资水平对苏南地区的正向作用最为明显,苏中地区的人口迁移受经济发展水平最为明显,投资水平是影响苏北地区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制约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与苏南和苏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水平,对苏北地区来说,消费水平是吸引人口迁入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区别苏南、苏中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正对目前人口迁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发展理念,为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口规划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食用菌不仅富含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蛋白质,还能够广泛用于医药等领域。目前我国的食用菌培植技术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成为了发展白色农业
高校财务公开是高校校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份 ,是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在要求 ,是依法治国 ,发扬民主、反腐倡廉、实行群众民主理财、
同传统的大工业经济相比较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特征问题有了新的内容。这就是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质的变化 ;经济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开发
财务绩效得到提升是ERP实施后的理论预期效应,文章以2001~2006年间实施ERP的122家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实施ERP前后财务绩效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RP实
林业生态工程主要是根据林学、生态学以及生态的控制论原理,对木本类的植物主体进行有效的人工建造、设计和调控,从而符合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项工程技术。本文旨在对林业生态
介绍了连翘开发利用前景,总结了连翘规范化栽培的各生产环节和生产全过程,为促进连翘种植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提供有益的资料。
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当前形势下,管理者需要超越时间维度,注重统筹兼顾,作出系统、科学、可持续的长远规划。为此,需要通过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快速获得地表
矿物填料在改善成纸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与能耗方面的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造纸工业中。近年来,以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制备环境友好型低成本造纸填料已经成为了制浆造纸领域的研
目的了解四川省中职医学生婚前性行为意愿,并根据理性行为理论,从中职医学生自身与他们周围重要人群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出发,去探索影响中职医学生婚前性行为意愿的主要因素,
针对我国磷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宏观环境、发展态势与新技术进展,考虑到全球磷、硫资源供应紧张对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巨大影响,提出优化磷化工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