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软包装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包装印刷行业所使用的原辅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量排入大气中,不仅会破坏大气环境,而且对人体健康也具有巨大的威胁。本文通过对软包装印刷行业的排放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为后续包装印刷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为政府在包装印刷行业VOCs减排措施的制定及实施的过程当中提供参考。
  本文选取100家涉软包装印刷行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表格问卷和实地调研获取相关的信息。浙江省软包装印刷行业原辅材料中,油墨中溶剂型油墨出现频次占比为57.36%,水性油墨出现频次占比为20.93%,其他油墨的出现频次占比为21.71%;胶黏剂中水性胶黏剂出现频次占比为48.65%,溶剂型胶黏剂出现频次占比为51.35%。水性油墨的使用量占油墨总用量的15.61%,溶剂型油墨使用量占比为74.50%,其他油墨的使用量占比为9.89%;水性胶黏剂的使用量占胶黏剂总用量的39.30%,溶剂型胶黏剂使用量占比为60.70%。工艺中使用最多的是凹版印刷,占比为46.10%,其次是凸版印刷,占比为19.48%,复合工艺为18.18%,平板印刷为14.29%,丝网印刷和数码印刷的出现频次较少,占比分别为1.30%、0.65%。浙江省软包装印刷行业末端处理技术中,水喷淋+低温等离子体法的占比为23.24%,水喷淋+活性炭吸附的占比为19.72%,水喷淋+光催化氧化的占比为11.97%,吸附浓缩+催化燃烧的占比为7.04%,直接燃烧法的占比为5.63%,蓄热式燃烧的占比为9.86%,催化燃烧的占比为7.04%,其他工艺的占比为15.49%。浙江省软包装印刷行业油墨类的VOCs平均排放系数为0.450kg/kg,溶剂型油墨的VOCs平均排放系数为0.505kg/kg,水性油墨的VOCs平均排放系数为0.106kg/kg,其他油墨的VOCs平均排放系数为0.231kg/kg。浙江省软包装印刷行业胶黏剂类VOCs平均排放系数为0.375kg/kg,溶剂型胶黏剂的VOCs平均排放系数为0.535kg/kg,水性胶黏剂的VOCs平均排放系数为0.127kg/kg。
  在100家企业的基础上,选取了五家重点企业进行样品采集与检测。A企业的烟囱出口废气的VOCs的总浓度为30.11mg/m3,B企业烟囱出口废气的VOCs总浓度为89.62mg/m3,C企业烟囱出口废气的VOCs总浓度为17.65mg/m3,D企业烟囱出口废气的VOCs总浓度为50.14mg/m3,E企业烟囱出口废气的VOCs总浓度为44.68mg/m3。浙江省软包装印刷行业的烟囱出口的VOCs排放平均值为46.44mg/m3,其中酯类的浓度为25.36mg/m3占比为54.61%;烷烃的浓度为7.83mg/m3,占比为16.85%;芳香烃的浓度为9.58mg/m3,占比为20.63%。浙江省软包装印刷行业的平均OFP值为79.01mg/m3,芳香烃、烷烃、烯烃、酯类、其他贡献占比分别为64.64%、5.23%、5.21%、23.07%、1.85%。浙江省软包装印刷行业的SOA前体物平均浓度为14.97mg/m3,生成SOA浓度为0.55461mg/m3。烷烃、芳香烃贡献占比分别为34.80%、65.20%。
  软包装印刷行业VOCs的防治应当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控制,严格按照现有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完善针对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企业应当使用绿色原材料,淘汰落后生产设备,采用先进设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高废气的收集效率,减少无组织排放,根据产生废气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末端处理技术,有针对性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好台账记录,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装备配置;要加强对环保部门的监管,建立第三方运营制度;推动社会共同参与监管,打赢蓝天保卫战。
其他文献
在压力下,微生物会停止与生长和繁殖相关的过程,同时,在不同的程度下逐渐减慢代谢过程,并形成不能培养的状态。考虑到在堆肥过程中存在微生物群落向存活但不可培养(VBNC)状态转变的所有因素,研究从藤黄微球菌提取的复苏促进因子(Rpf)是怎样复苏细胞进而影响堆肥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是怎样增加分解有机材料的能力。细菌从土壤样品和生活垃圾堆肥中分离。从藤黄微球菌分离的复苏促进因子(Rpf)用于复苏和刺激可
学位
印染废水生化出水含有不少难降解的成色有机物,COD和色度很高,无法满足水质回用的标准。它是由众多难挥发、难降解的芳香类和脂肪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对人体和生态造成不小的危害,所以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本文通过对活性炭和活性白土两种吸附剂,加入硝酸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行复合改性,制备了新型的复合改性吸附剂,通过正交实验探究了最佳改性条件,并用该吸附剂对溴酚蓝溶
学位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水污染日益严峻,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从水中检测到的有机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众所周知,青霉素是20世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也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抗生素。抗生素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农业和畜牧业中。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各种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农场和医院)不断排放抗生素到水环境中,对饮用水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潜在危害,为了解决水环
学位
石墨相氮化碳(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3N4)是一种类石墨结构的聚合物,近年来,由于其可调节的电子性能和出色的化学稳定性,在光催化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且,通过廉价的前驱体如尿素、双氰胺、硫脲或三聚氰胺等物质,可以便捷的制备g-C3N4,使得石墨相氮化碳在太阳能转换和环境修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C3N4上六个氮具有孤电子对(又称nitrogen pots)是
学位
消毒副产物(DBPs)是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与水中的一些天然有机物(NOM)、有机污染物以及溴化物、碘化物等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物质,根据其是否含有氮元素的特点可分为非含氮消毒副产物(C-DBPs)和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相对于C-DBPs(三卤甲烷和卤乙酸)而言,N-DBPs具有更高更强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生物体内的谷胱甘肽(GSH)可与含氮消毒副产物等外源化合物
学位
微塑料已成为新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它在世界各地的海水、淡水、沉积物和生物体中不断检出。作为强吸附剂,微塑料可以吸附共存的有机污染物,进而改变其环境行为和毒性。因而,微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强度和机理是全面评估两者的环境风险和深度研究微塑料毒性机制的必要信息。但由于微塑料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加之其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受众多因素影响(如,有机物结构、微塑料成分、水环境性质等),目前已报道的结果远不
学位
砷(Arsenic,A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类金属元素,水环境的As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饮水型砷暴露早已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进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关于砷对子代的毒性效应的研究主要是高浓度(1~100mg/L)As对子代的器官发育、神经系统、学习记忆等的危害,其远远超过现实环境中水体的As浓度。为了了解低浓度As对子代的毒性效应,在哺乳期通过低浓度饮水型As暴露,探究在
学位
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AOPs)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废水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AOPs是基于生成强氧化性物质如羟基自由基(HO?)等进行快速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AOPs由于具有更高选择性,半衰期更长,在较宽的pH范围内显示出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在处理持久性有机污染废水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制备了两种单原子催化材料,用于催化过硫酸盐降解磺胺甲恶唑和双酚A,对两种
学位
水稻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长期生长在淹水的环境中,其根系形成了特有的通气组织,可以向根表和根际释放O2,从而将淹水土壤中的Fe2+氧化,沉积在根表,称为铁氧化物胶膜(铁膜)。水稻根表铁膜与自然界中铁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OH功能团,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吸附特性,对养分吸收和毒害金属的阻隔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根表的铁膜的形成受多种因素调控,其中土壤缺磷会诱导水稻根表铁膜形成
学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Restaura nt food waste,RFW)和剩余污泥(Waste activated sludge,WAS)产量日益增加。这些有机废弃物给全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如何可持续处理过量的餐厨垃圾和WAS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挑战。  厌氧共消化技术能够实现两种或多种有机废弃物的消化处理,克服单一底物消化有机质转化效率偏低、停留时间长、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