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欧班列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11年中欧班列开行以来,在保持开行数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中欧班列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运输组织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品牌效应逐步扩大。中欧班列的发展已从市场培育阶段,进入到提质增效的阶段,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然而,目前对中欧班列高质量的内涵并不明确,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班列的发展。其次中欧班列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其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现阶段只注重规模范围的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对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弱化。因此亟需对中欧班列高质量有一个界定,明确高质量的发展趋势,并构建完善的中欧班列质量评价体系,分析中欧班列的质量水平,为中欧班列运营组织者提供参考,从而实现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中欧班列的运营现状,并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划分了中欧班列的发展阶段,提出中欧班列将朝着高质量发展,由此着重分析了中欧班列的质量和高质量内涵,并从系统学角度提出了中欧班列高质量系统包含产品质量、工作质量以及服务质量三个子系统,并对各个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其次,本文基于质量系统的影响因素,并参考质量评价文献,初步构建了中欧班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介绍基于信息敏感性的指标筛选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并确定了指标的客观权重,本文又介绍了随机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并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完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然后,本文介绍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用于中欧班列质量评价的可行性,根据中欧班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系统的边界和假设条件,建立了中欧班列质量评价主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及产品质量子系统、工作质量子系统、服务质量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变量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说明。最后,本文以中欧班列(长安号)为例,应用构建的中欧班列质量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的有效性和历史性检验后,分析了中欧班列(长安号)的质量水平,并结合灵敏度分析和政策实验分析,提出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