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区,以草原产草量模型方法为研究对象,以植被指数、气象数据为主要变量,运用相关分析、一元回归、多元回归及岭回归等不同数理统计方法,构建了估产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精度验证,应用优选模型估测2008年产草量。本研究选择产草量方法热点问题为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取得了如下的进展和创新:(1)基于MODIS植被指数和地面数据,利用回归分析,通过精度验证和评价,建立了以NDVI与地面样方数据拟合的三次曲线模型: y=-901.287+15548.395x-35026.104x2+34419.533x3其中,y为锡林郭勒估测地面产量,x为同步时间内的NDVI,该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394,模型精度为69.31%。通过将遥感模型用于不同草地类型草原产量估测并进行精度验证,发现NDVI遥感模型总估产精度高于EVI遥感模型,在草地生产力水平偏高和偏低的区域,二次、三次曲线拟合模型的精度明显高于线性模型;(2)通过对不同气象因子、植被指数和地面样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将遥感模型加入有效降水、有效干燥度,模型为: y=1064.357+7003.184NDVI-1111.753有效降水+353.123有效干燥度其中,y为锡林郭勒估测地面产量,该模型的值R2为0.4350,模型精度有所提高,精度为70.66%;(3)以EVI、有效降水、有效温度、有效干燥度作为变量与地面样方进行拟合的岭回归产草量模型: y=1897.02+10577.47EVI-521.02有效降水-472.021有效温度+141.44有效干燥度其中,y为锡林郭勒估测地面产量,该模型的值R2为0.4530,模型精度高于常规多元回归产草量模型,达到73.40%;(4)通过对上述三种模型的比较得出2008年产草量估产优选模型为以EVI、有效降水、有效温度、有效干燥度作为变量与地面样方为变量的岭回归产草量模型。(5)将气象因子引入了产草量模型的建立中,为从量化上探讨植物物候期对于生长旺季产草量水平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