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the Third Lumber Vertebra Transverse Process Syndrome, TLVTPS)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有时伴有臀部、或一侧下肢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的特征为腰部前屈受限明显,第三腰椎横突部有局限性压痛。本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临床常见病之一。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显著。且以往的文献研究显示,本病为针刀临床的优势病种。本实验以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兔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局部组织形态学、外周疼痛相关物质、中枢疼痛相关物质三个方面对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综合征的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以明确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镇痛作用,为针刀临床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实验支持,进一步推动针刀医学的发展。目的通过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兔第三腰椎横突局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血浆和第三腰椎横突局部组织中5-HT、SP、NOS、β-EP含量变化,以及腰段脊髓和下丘脑中SP、NOS、CCK-8、β-EP、ENK含量变化,并与电针治疗对照,明确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镇痛作用,为针刀临床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每组6只动物,采用在第三腰椎横突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兔模型。后三组分别施加针刀、电针、针刀联合电针治疗。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第三腰椎横突局部组织形态学变化;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浆和局部肌肉组织中5-HT、SP、NOS、β-EP的含量和腰段脊髓和下丘脑中SP、NOS、CCK-8、β-EP、ENK的含量,观察针刀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兔的镇痛作用。结果1.局部组织形态学的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针刀治疗能减轻第三腰椎横突局部组织内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细胞浸润,减少局部的胶原纤维异常增生,促进组织的修复。2.血浆和和第三腰椎横突局部肌肉组织中5-HT、SP、NOS、β-EP的研究结果显示,造模后血浆和第三腰椎横突局部肌肉组织中5-HT、β-EP以及局部肌肉组织中的NOS均出现了明显的增高(P<0.05,P<0.01),血浆中NOS也出现了增高的趋势。针刀或电针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浆和局部肌肉组织中5-HT、β-EP以及局部肌肉组织中的NOS含量(P<0.05,P<0.01),提示针刀或电针治疗通过对血浆和肌肉组织中5-HT、NOS、β-EP含量良性调节,在外周有效地发挥了镇痛作用。而血浆和局部肌肉组织中SP各组均未出现明显差异,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3.腰段脊髓和下丘脑SP、NOS、β-EP、ENK、CCK-8的研究结果显示,造模后,模型兔腰段脊髓和下丘脑SP、NOS、CCK-8均明显升高(P<0.05,P<0.01),而模型兔腰段脊髓和下丘脑β-EP、ENK均明显降低(P<0.05,P<0.01)。针刀或电针治疗后模型兔腰段脊髓中SP、NOS和下丘脑SP、K-8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而腰段脊髓和下丘脑β-EP、ENK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P<0.01),接近正常组;对脊髓CCK-8和下丘脑NOS,针刀或电针治疗均未见明显变化。结果显示针刀或电针对模型兔腰段脊髓中SP、NOS、β-EP、ENK和下丘脑中SP、CCK-8、β-EP、ENK表现出了良好的调节作用,两种治疗作用相似,二者之间未见明显差异,二者联合应用也未表现出效应的叠加。研究结果提示,针刀治疗可调节中枢疼痛相关递质的合成和分泌,降低模型兔的中枢痛觉传递和痛觉过敏,增强EOP的中枢镇痛作用,从而有效地发挥了中枢镇痛作用。结论针刀治疗可有效减轻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兔第三腰椎横突局部的炎症反应,减少局部的胶原纤维异常增生,促进组织的修复,同时可通过对血浆和肌肉组织中5-HT、NOS、β-EP以及腰段脊髓中SP、NOS、β-EP、ENK和下丘脑中SP、CCK-8、β-EP、ENK含量的良性调节作用,从而发挥了外周和中枢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