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与深化,社会生产力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快速增长,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闲暇时间的增加无疑又加剧了这一要求。可见,游憩活动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自发性需求几乎是必然的。游憩空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而游憩空间研究也成为地理学、经济学家的研究热点。
本文选择城市游憩空间中的健身俱乐部为研究对象,利用点格局识别和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借助GIS和地统计分析等软件,分析北京市健身俱乐部空间分布特征。最邻近距离系数和样方分析表明,健身俱乐部在全局尺度上存在着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但在行政分区和交通环路形成的单元中,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既有聚集状态,也有随机分布,甚至离散状态。1-5Km多尺度格网统计单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健身俱乐部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显著的尺度效应。不同尺度格网单元的中样本密度、最邻近距离系数、Morans I系数分析发现,样本密度和最邻近距离系数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和空间自相关,其中2Km、3Km尺度格网反映的微观形态特征最为细致。证明全局尺度不是游憩空间,特别是健身俱乐部空间分布格局的唯一和最好尺度,在部分微观单元上,空间格局将更加明显,而研究结果也可能会与全局尺度相反。因此多种统计单元、多尺度游憩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态特征描述,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事物分布的规律和特征。城市游憩空间多尺度形态研究,为准确描述其空间格局,提供了研究思路,这些方法的应用为挖掘点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形态特征提供了可以参考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