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研究汉代诗歌的专著不多,当代的汉诗研究多侧重乐府诗,鉴于以前很少有学者把汉代文人诗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本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对汉代的文人诗做初步系统的探讨。因为汉代的诗歌直承《诗经》和《离骚》两个源头,所以本文就暂时以诗、骚对汉代诗歌的影响,即汉代文人对诗、骚的模仿学习的过程为线索进行讨论。本人经过研究发现在诗、骚的传统影响下,汉代的文人诗歌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首先是各自继承所属的文化传统期。这时期诗歌的体裁主要是四言诗和楚歌诗,文人的四言诗模拟《诗经》,宫廷统治者的楚歌诗源自战国时期楚地的民歌的模仿,这两种诗歌系统各自发展很少交叉。其次是诗、骚两种系统逐渐融合期。这时期诗歌体裁有四言体、楚歌体、五言体和杂言体等,各种诗体并立存在发展诗歌不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尝试着学习《诗经》、楚骚的句式,文人诗歌也逐渐开始抒发自己的情志,诗心开始复苏。最后是在完全融合的基础上的创新期。这一时期五言诗的优势日渐明显,并且五言诗是融合了诗、骚和乐府诗歌的创作手法而成的,五言诗无论是句法上还是意境上都深的诗、骚的精髓,而且在抒情和言志上都显示它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创作了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作品。从此汉代诗歌创作开始走出了萧条的阴影,并且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在论述汉代文人诗歌发展的时候结合了时代背景,主要有经学对诗学思想一段时间的束缚,还有道家思想对诗歌乃至文人觉醒的意义,此外也涉及了一些文士在大一统集权背景下的心路历程以及文人的心态对诗歌的影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