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油污染已然成为世界性的严重海洋污染,治理海洋原油污染任重而道远。在众多修复海洋原油污染的方法中,微生物修复和光氧化降解被认为是两个最有效的原油降解途径。微生物降解具有成本低、污染小的特点,但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光降解可以使有机物分子完全降解或增大其溶解性,但操作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将二者联合用于海洋原油污染物降解比单一方法更具发展潜力。本文选取渤海原油,首先对原油进行族组分分析(SARA组分)和差热-热重分析:然后,采取与海洋环境相似的条件(海水介质、UV-A光照),对光降解和TiO2催化降解原油的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着重考察了TiO2催化剂用量、硬脂酸包裹与否等条件对原油降解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原油水溶性成分(WSF)、溶解有机碳(DOC)、原油组成及水体中菌落总数的改变;最后,培养海水中固有的微生物种群降解原油,比较研究了先微生物降解后光催化降解(联合1)、先光催化降解后微生物降解(联合2)两种联合方案对原油的降解效果,对光催化降解、微生物降解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优化的柱层析方法分离原油SARA组分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重质原油SARA组分与其热化学性质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原油的热重曲线有两个或三个连续失重过程,低温区和高温区的分界线在400℃~500℃之间;对于轻质原油,低温区失重量总是大于原油SARA组分的饱和烃与芳香烃总量之和,高温区的失重量则低于胶质与沥青质总量之和;对于重质原油,低温区的失重量与原油中族组分的饱和烃与芳烃总量大致相等。(2)TiO2光催化降解效果优于光降解,光催化降解与光降解所得到的WSF明显不同。在30d的实验周期内,光降解原油的降解率为29.98%,而TiO2催化降解原油降解率均高于此,催化剂用量为12.5wt.%时原油降解率39.14%,多环芳烃组分的降解率达82.97%。Ti02催化剂用量对原油降解率及WSF的组成和浓度有显著影响,催化剂是否包裹则影响不大。光催化降解后原油残渣中芳香烃组分和胶质组分含量均降低,且胶质的降解率与芳香烃的降解率呈现正相关:光催化使得正构烷烃组分含量升高;光催化降解产物对海洋细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3)光催化-微生物联合降解效果优于光催化或微生物降解,联合2比联合1的降解效果略好。在51d的实验周期内,联合1和联合2的原油降解率分别为51.00%和56.60%,而微生物和光催化的原油降解率分别为39.60%和41.52%。联合2与联合1降解效果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饱和烃的降解效果上:联合2对正构烷烃降解率高达82.35%,联合1仅为44.27%。这是由于光催化-微生物联合的先后顺序对原油饱和烃的作用不同,先光催化降解过程会有新的烷烃生成,继续用微生物降解,不仅可以去除对光催化有抵抗性的烷烃,同时还可以消耗掉在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烷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