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淀粉硫酸酯制备及其在铁矿反浮选中抑制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NaHSO3和NaNO2作为酯化剂,水相法制备了低取代度的淀粉硫酸酯。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NaHSO3与NaNO2摩尔比、酯化剂制备时间、酯化剂制备温度、酯化反应的pH值、酯化反应时间和酯化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取代度(DS)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酯化剂制备温度影响最显著,其次为NaHSO3与NaNO2的摩尔比,再次是酯化反应时间,而酯化反应温度、酯化剂制备时间影响较小。优化条件为NaHSO3与NaNO2的摩尔比为4.25、酯化剂制备时间1h、酯化剂制备温度90℃、酯化反应温度45℃和酯化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淀粉硫酸酯的取代度为0.1067。   用红外光谱(FTIR)对木薯淀粉硫酸酯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表明:淀粉硫酸酯在1346cm-1、1186cm-1处出现了硫酸基团的特征吸收峰,说明酯化反应在淀粉分子上引入了硫酸基团。理化性质研究表明:低取代度DS的产品粘度高于木薯原淀粉,且随着取代度增大其产品粘度增加;产品透明度略高于原淀粉;原淀粉经过酯化后可以减弱糊的凝沉性;酯化反应后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有所改善。   本文同时以十二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两种阳离子捕收剂作为组合捕收剂,NaOH作为pH调整剂,单矿物、人工混合矿、实际赤铁矿石分别作为反浮选矿样,考察了淀粉硫酸酯作为铁矿抑制剂的应用效果和抑制作用机理。   分别以SiO2和Fe2O3为浮选对象的单矿物反浮选试验结果说明,木薯淀粉硫酸酯能够有效抑制Fe2O3,Fe2O3的可浮性降低,回收率提高;考查了各药剂用量对TFe为54.64%的人工混合矿反浮选中铁的品位以及回收率影响,当pH调整剂NaOH用量1.1mg/g、抑制剂淀粉硫酸酯用量为2.0mg/g、捕收剂混合胺用量为0.4mg/g、矿浆温度为30℃时,精矿铁品位和回收率分别可达68.47%、93.80%;铁品位为45.54%的赤铁矿样反浮选开路试验结果说明:与木薯原淀粉和玉米淀粉比较,木薯淀粉硫酸酯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达到68.29%和84.53%,明显优于同条件下使用玉米淀粉和木薯原淀粉的应用效果。   淀粉硫酸酯对Fe2O3的抑制作用机理是:由于淀粉硫酸酯中的硫酸基团具有很强的氢键作用和静电力作用,可以通过部分亲水性基团和Fe2O3发生化学吸附,而牢固吸附在矿粒表面,其分子链上的羟基和部分硫酸基团使矿物的亲水性增加,降低了可浮性,从而实现对Fe2O3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东莨菪内酯是茄科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酚类物质,,被认为具有抗真菌和细菌活性,且能够诱导植物的抗性,是烟草中的一种植保素.为了探讨东莨菪内酯对烟草野火病、赤星病的防控
会议
  为了在生产实践中更加有效地利用胡瓜钝绥螨,选择适宜化学药剂来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本文测定了3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对胡瓜钝绥螨捕食朱砂叶螨的影响,在朱砂叶螨密度
会议
  以0.01g/ml浓度的中草药提取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进行菌丝生长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多数供试中草药提取液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厚朴、丁香、桑白
会议
  本试验研究比较了二斑叶螨各螨态对有、无捕食叶螨经验的胡瓜钝绥螨吸引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二斑叶螨不同螨态对胡瓜钝绥螨的吸引作用不同,其中以雌成螨的吸引作用最强。
  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是烟蚜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利用烟蚜茧蜂人工扩繁基地,对其蛹(即僵蚜,下称僵蚜)在盆栽烟株上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
  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 Tak.]引起的水稻穗部真菌病害,近年来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稻曲病菌次生代谢产生的稻曲毒素
会议
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探索高效绿色的污水处理工艺,是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环保的迫切需求。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直接排入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吸附剂成为去除水体污染物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MOFs)是一类多孔材料,由于其二维或三维的晶体结构不仅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规则而稳定的孔道结构,结构的可控调性
  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 Felt)是食用菌生产中常见害虫的优势种。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瘿蚊的发生范围进一步增大,且为害逐年加重。本文对瘿蚊的分布与为害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纳米粒子是介于原子和体相之间的中间态,由于其特有的结构使其具有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电、磁和催化性能。纳米粒子一经问世,便在许多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纳米粒子的催化研究已成为现今研究的一个热点。纳米催化研究首先就是要能够制备出单一分散且性能稳定的纳米粒子,这也是目前催化领域尚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银作为一种工业上常用的高选择性催化剂,已经广泛应用在一些催化反应体系中。银纳米粒子同其它纳米粒子相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