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鲁山寒武系第三统馒头组三段微生物岩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xcvz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豫西鲁山地区寒武系第三统馒头组三段出露完整,主要由微晶灰岩、厚层的鲕粒灰岩和凝块石、核形石等微生物岩组成。本文通过对核形石、凝块石等微生物岩的宏观形态特征、微观特征、微生物化石组成及其钙化机理、以及形成和控制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微生物岩的深入研究提出佐证。豫西鲁山地区寒武系第三统馒头组三段上部碳酸盐岩中发育的微生物岩,包括3种类型核形石和2种类型凝块石。椭圆或似圆状核形石发育规则的同心状明暗纹层,形成于中高等能量的潮下环境;长条状或长卵状核形石发育不规则纹层,形成于低到中等能量的潮下环境;月牙形等不规则形状,发育不明显的明暗纹层,形成于低能的潮下环境。块状凝块石以微生物吸附的不规则凝块为特点,形成于潮下低能环境;树枝状凝块石中凝块呈无规则的树枝状或分叉状向上生长,内部结构杂乱无规律,形成于正常浪基面之下的深水低能环境。从微生物岩的特征可以看出,后生动物的匮乏或衰退造成的微生物繁盛是豫西馒头组三段微生物岩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水动力条件造就了核形石、凝块石形态类型的多样化,持续动荡的高能条件和大量泥质(陆源物质)供应直接导致了微生物岩消亡。微生物岩中可识别出大量钙化的蓝细菌化石,其中核形石中的蓝细菌化石主要以葛万菌丝状体化石Girvanella为主,凝块石中的蓝细菌化石以Girvanella和Epiphyton为主,局部可见一些肾形菌球状化石Renalcis。豫西鲁山地区微生物岩和鲕粒灰岩呈旋回发育,根据凝块石--核形石—鲕粒的演化关系,可识别出5个微生物岩旋回。凝块石总是位于旋回的底部,形成于潮下低能环境中;核形石位于旋回的中部,形成于潮下低-高能周期性变化的环境中;鲕粒灰岩出现在旋回的顶部,发育于持续搅动的高能环境中。水动力条件的高、低及周期性变化造就了微生物岩类型及其旋回的周期性变化。
其他文献
吉隆地区喜马拉雅造山带发育两个重要的岩石单元——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THS)和大喜马拉雅结晶岩系的最上部(UGHC),以及造山作用以来形成的各类挤压和伸展构造,如佩枯错片
哈山地区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该区的综合地质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构造特征及演化方面,且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选取研究区东
期刊
Ixia宣布扩展其IxNetwork应用组合,延续其为运营商和企业提供测试并验证OpenFlow实施的承诺。该创新解决方案通过模拟OpenFlow v1.3交换机验证Open Flow控制器的性能和规模,
安全监控系统是煤炭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能够保证生产的安全,从而防止出现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都开始使用自动化监控系统,这就提升了
贵州威宁麻窝山岩溶盆地受西南印度洋和东南太平洋两种季风的共同影响对气候响应较敏感。盆地内沉积物记录了沉积环境演变信息,是研究气候变化的极佳场所。本文以贵州威宁麻
GE在线检测系统是特钢事业部在冶炼变压器中新上的设备,该系统是变压器实时监控系统,随时检测变压器的运行参数。本文主要介绍了变GE在线监测系统在冶炼变压器安装及联网方案
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地区是柴达木盆地三个主要油气分布区之一,但由于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差,从而导致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对油气形成
以位山试验站典型农田为对象,利用位山站2005-10-10~2006-06-10日的实验观测数据,探讨了冬小麦整个生长期农田的热、碳通量特征,并运用SiB2(simple biosphere model Version2)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