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人们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文化殿堂。博物馆建筑的外环境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博物馆建筑形象的塑造、文化氛围的渲染、参观者需求的满足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为了展现当地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改变当前博物馆门庭冷落的局面,加大了对博物馆的改建和新建。重庆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博物馆的建设速度也紧随时代的步伐,相继涌现出多个博物馆建筑。伴随博物馆建设的热潮,博物馆建筑的外环境景观也相应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当前许多博物馆建筑的外环境往往作为建筑的附属物,以交通集散为主要功能,忽视了在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景观设计。因此,研究博物馆建筑外环境的景观设计,对弘扬博物馆的主题文化、营造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外部空间设计理论和园林美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博物馆建筑外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并阐述了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的功能、特性、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选取重庆市博物馆建筑外环境为调查对象,对主城21个博物馆外环境景观进行调查,并从中选择7个博物馆建筑的外环境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四种研究方法对外环境总体布局、空间营造和文化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在外环境的总体布局上,对博物馆位置的选择、外环境的布局模式、外环境的地形形式、空间组织形式、交通组织方式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在外环境的空间营造上,从空间的形态类型和空间的营造要素来分析博物馆外环境的入口空间、广场空间、庭院空间、交通空间和边缘空间,还分析了建筑外部空间尺度。在外环境的文化表达上,论述了博物馆外环境景观主题文化分类,包括历史文化类、地方特色文化类和行业文化类,以及文化表达的载体要素,包括建筑、雕塑、铺装、景墙、水景和植物。本文通过对重庆博物馆建筑外环境景观的调查、分析,总结了重庆市博物馆外环境景观在总体布局、空间营造和文化特征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从选址、地形、功能、交通等方面提出总体布局的设计策略;从空间尺度、空间限定方式、空间层次等方面提出总体空间设计策略以及根据现存问题提出的入口空间、广场空间、庭院空间、交通空间和边缘空间设计策略;从文化景观的主题和美观两个方面提出文化表达的设计策略。
其他文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三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首先要补"三农"短板。解决农民问题,重点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
<正>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小双圆盘种肥分施开沟器(专利号:ZL00209121·6),是机械播种施肥使用的新型双圆盘式开沟器,能把化肥播施到小麦、油菜等种子侧下3~6cm的安全位置,
为了降低燃煤电厂的能耗,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提取发电机组的循环水余热用于城市供暖,在热电厂内设置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站,利用机组循环冷却水
对国内首台直接空冷机组循环水高背压供热系统进行了介绍,对高背压供热方式下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由于供热方式的改变,供热参数和背压变化引起蒸汽做功量的变化对机组供热经
  指出建立预警机制下的水质预警系统对防范水污染事故的发生、降低水污染事故的影响具有积极作用,阐述渐变型预警和突发型预警的内涵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
<正>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强化基层治安而设置了亭,除了我们经常所说的乡里什伍总管外,在驰道、津渡、城门等冲要之处特设"亭"的建制,秦代设在基层的亭,任务很重,要调解纠纷,搜
<正> 1.产品用途接入式农用压力喷枪与现有家用喷雾器相配套,具有注水抗旱、深施肥料、根部注药、土壤灭虫以及土壤消毒等多项用途。该产品不受作物品种、水源、气候和地形条
函数部分在数学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函数部分在初高中教学衔接中历来备受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环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适应以及教师的
成音节鼻音在南方方言中较为普遍,根据其演变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词汇型和字音型两类,前者包括亲属称谓词、人称代词、指示词、否定词;后者根据其结构来源又可以分为来自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