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QoS路由算法研究及应用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piece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和普遍重视的新型网络技术,综合了传感器、嵌入式计算、网络通信、分布式信息处理等技术,具有自组织、自适应、以数据为中心等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利用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网络以协作的方式进行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类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军事国防、医疗保健、交通安全管理等领域,是国际上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传感器节点体积微小,导致其通信能力较弱、能量有限,这使得路由算法的性能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实现能量均衡、保持网络连通性的基础,更是提高服务质量、延长网络寿命的关键环节。本文根据课题需求,主要对无线传感器网络QoS(Quality of Service)路由算法开展研究和应用。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环境的多样性,QoS参数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因环境变化而动态变化,而现有QoS路由算法多为理论研究,以理想空旷环境为研究背景,自适应能力有限,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佳。针对这一特点,本文面向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熵权系数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QoS路由算法(An Entropy-based Adaptive QoS Routing, EAQR)。算法将路由建立过程抽象成多属性决策的过程,选取节点负载、平均能量势、通信时延作为QoS评价属性,建立多属性评价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消除模型中各属性间的不可公度性,采用熵权系数法结合QoS参数的变化情况自适应地确定权重,选择评价值最高的节点转发数据。通过OMNeT++仿真平台对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QoS路由算法相比,EAQR在环境参数变化的条件下,其各种QoS参数均取得了较好的表现。证明算法能够有效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在网络规模扩大时也显示了更好的可扩展性。建筑环境存在墙壁、门等障碍物,以及人员流动、门窗开关等随机变化情况,是典型的环境动态变化的场景。本文将EAQR算法在建筑环境中进行应用测试,设计并搭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筑环境监测原型系统,通过集成基于熵权系数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QoS路由策略,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实验数据说明,EAQR算法运行效果良好,面向复杂多变的建筑环境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并且能满足建筑环境监测的QoS需求。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不断增长的成品油市场,如何保证油品准确计量、公平交易以及维护加油站管理秩序、提升加油站市场竞争力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石油钻井工程技术中,随钻测量系统可以在井下靠近钻头处实时测量近钻头的钻压、扭矩等工程参数,真实的反映井下工作状况,以提高钻头的工作效率,有效避免钻井事故的发生,实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具有高能量转化效率、零污染、零噪声等优点,因此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可替代能源。SOFC在应用中,要保持安全、高效的运行状态,SOFC电堆的工作温度环境起着关键作用,为此必须为其设计出合理的SOFC热管理系统对其工作温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SOFC热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工艺结构的设计、控制策略的设计、控制策略的实现等几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以上这三个方
随着人们对娱乐影音的体验要求不断提高以及3D电影的面市,3D视频逐渐成为当今计算机视觉和多媒体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由于3D视频较传统的2D视频增加了“景深”这一属性,因此
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以及控制性能好等特点,在高性能伺服系统以及其他工业场合中得到大量应用。但功率密度和控制性能会受到电机温度上升以及磁饱和等
自主避障需要机器人本体、感知单元、智能算法等多方面综合协调,是衡量移动智能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关键指标,在机器人应用技术日益满足各种实际需求的过程中,自主避障得到了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电力系统调度中心需要迅速、准确而全面地掌握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从而对运行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准确地提出解决对策。目前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SCADA(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其中的数据采集、模数转换和传输等过程均有可能产生误差,各个过程有时还可能受到干扰或出现故障,因此调度中心计算机接收到的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难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影
查询处理过程是Web搜索引擎中消耗时间最多的一个过程。缓存技术是一种用于优化查询处理过程的通用方法。而在缓存技术中,对缓存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Web搜索引
原油特性检验是进行原油管道输送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检测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输送的成败。随着目前对检测结果精确性要求不断增加,实现原油实验过程的自动化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