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逐步受到关注和重视。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气污染的问题日益凸现。由于大气污染物可经呼吸道直接进入人体作用于呼吸系统,因此大气污染与慢性呼吸疾病的关联性受到普遍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占我国总体疾病负担第二位。国内外的疾病负担研究提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医疗负担占慢阻肺总体负担的最重要部分。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大气污染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有害成分和组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此外,气象条件(如温度日较差)对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在中国南方地区,大气污染短期暴露或温度日较差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关联性研究证据非常有限。故亟需开展一项广东地区的时间序列分析来填补相关探究空缺。研究目的:证实大气污染短期暴露以及温度日较差等环境因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的关联性。研究方法:我们开展了一项覆盖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时间序列分析,研究时间从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时序分析采用了服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以实现大气污染短期暴露与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的关联性探究。我们在模型中采取了移动平均的方法代表滞后效应,也将节假日、周末、长时间趋势、温度、湿度、气压等作为协变量纳入分析。我们还采用了荟萃分析的方法,将21个城市的估计结果汇总得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短期暴露与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的暴露-响应关系。为了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我们也进行了多项敏感性分析。为了准确评估广东省2013年至2017年大气质量改变的潜在健康获益,我们估算了广东省大气污染的可归因风险。我们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解决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共线性,并使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了大气污染主成分与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广东省大气污染的可归因风险,具体包括可归因于大气污染的慢阻肺入院人次和住院开销,实现对大气污染健康风险的全面评估。为进一步探究温度日较差与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的关联性,我们分析了从2013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温度日较差与每日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人次数据。我们采用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控制了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颗粒物等因素的影响,并采用两阶段的方法评价温度日较差与每日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人数的关系。我们也进行亚组分析以发现潜在的影响因素,包括季节和人群特征。结果:广东省时间序列分析发现,在滞后0到3天时,不同污染物浓度每四分位间距升高对应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不同程度升高:PM10对应RR=1.0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5,1.14);PM2.5对应RR=1.093(95%CI 1.06,1.13);PMcoarse对应RR=1.063(95%CI 1.03,1.10);O3对应RR=1.092(95%CI 1.08,1.11);SO2对应RR=1.092(95%CI 1.05,1.14);NO2对应RR=1.099(95%CI 1.02,1.18);CO对应RR=0.999(95%CI 0.98,1.02)。不同污染物的剂量-反应模式不同。2013-2017年,广东省SO2、PM10和PM2.5日平均浓度分别下40%、30%和26%。由于O3最大8小时浓度超过WHO目标天数从2015年的103天增加到2017年的152天。空气污染导致的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人数从2013年的9.5%下降到2016年的4.9%,2017年上升到6.0%。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直接住院费用也观察到类似的变化趋势。温度日较差每四分位间距的升高与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的风险增加相关RR=1.13(95%CI 1.12,1.15)。暖季低水平的日较差、冷季高水平的日较差对慢阻肺患者产生的急性加重入院风险更大。慢阻肺患者对温度日较差的敏感性并不受年龄与性别影响。结论:大气污染短期暴露(包括PM10、PM2.5、PMcoarse、SO2、NO2、O3、CO)与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存在关联性。广东省大气污染改善可能减少了慢阻肺急性加重入院人次和住院开销。我们的研究为温度日较差和慢阻肺加重入院的关联性提供了证据。需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以及温度日较差对慢阻肺患者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