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皂苷的保肝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薯蓣皂苷对Lipopolysaccharide(LPS)和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诱导的肝损伤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薯蓣皂苷抗LPS诱导炎性肝损伤研究中,AML-12和Hep G-2细胞用不同浓度薯蓣皂苷与100 ng/ml LPS同时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体内实验中,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80 mg/kg)、中剂量组(40mg/kg)和低剂量组(20 mg/kg);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60mg/kg)、中剂量组(30 mg/kg)和低剂量组(15 mg/kg);连续口服给药7天,第7天灌胃给药2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LPS溶液,24 h后处死实验动物,检测肝指数、ALT和AST指标,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分析。分子机制研究中,采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基因转染和抑制剂等方法考察薯蓣皂苷对TLR4、My D88、IRAK1、TRAF6、p-IKK、p-IκBα、p-NF-κB p65、HMGB-1蛋白,以及IL-1β、IL-6和TNF-α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2)薯蓣皂苷抗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作用研究中,大鼠肝原代细胞用不同浓度薯蓣皂苷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ROS检测氧化应激损伤、TUNEL检测凋亡情况;体内实验中,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60 mg/kg)、中剂量组(30 mg/kg)和低剂量组(30 mg/kg);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80 mg/kg)、中剂量组(40 mg/kg)和低剂量组(20 mg/kg);连续口服给药7天,第7天灌胃给药2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ANIT溶液,24 h后处死实验动物,检测肝指数、ALT、AST、ALP、TBIL、GSH、GSH-Px、MDA和SOD水平,TUNEL检测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中,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抑制剂等方法考察薯蓣皂苷对转运体相关蛋白、凋亡相关蛋白及PI3K/Akt信号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3)薯蓣皂苷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研究中,大鼠肝原代细胞、AML-12和Hep G-2细胞用不同浓度薯蓣皂苷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情况,Oil red O和SudanⅢ染色检测脂质和糖原堆积,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内脂滴;体内实验中,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80 mg/kg)、中剂量组(40 mg/kg)和低剂量组(20 mg/kg);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60 mg/kg)、中剂量组(30 mg/kg)和低剂量组(15 mg/kg);连续灌胃给予薯蓣皂苷8周,并给予高脂饲料饮食;检测ALT、AST、GSH、MDA、SOD、FFA、TG、TC、血糖和OGTT等指标,H&E、Oil red O和SudanⅢ染色检测肝组织中脂质和糖原堆积。分子机制研究中,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抑制剂等方法考察薯蓣皂苷对SIRT1/AM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在抗LPS诱导的炎性肝损伤研究中,薯蓣皂苷明显抑制LPS引起的AML-12和Hep G-2细胞增值,改善大小鼠ALT和AST指标异常及肝组织病理改变;分子机制研究显示薯蓣皂苷通过抑制TLR4/My D88信号通路相关蛋白IRAK1、TRAF6、p-IKK、p-IκBα、p-NF-κB p65和HMGB-1蛋白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过表达TLR4和抑制My D88实验进一步证明薯蓣皂苷抑制LPS引起的急性炎性肝损伤的作用靶点是TLR4/My D88信号通路。(2)在抗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研究中,薯蓣皂苷显著升高细胞活力,改善大小鼠肝指数,逆转ALT、AST、ALP、TBIL、GSH、GSH-Px、MDA、SOD水平,降低ROS水平,抑制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研究显示薯蓣皂苷不仅显著调节Ntcp、OAT1、OCT1、Bsep和Mrp2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胆汁酸排泄,而且能显著调控Bcl-2、Bcl-xl、Bax、Bak、Caspase 9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此外薯蓣皂苷能明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Nrf2、GCLc、GCLm、HO-1和NQO1蛋白水平,起到抗胆汁酸引起的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作用,这些结果在使用PI3K抑制剂Wortmannin和Akt抑制剂Perifosine后得到了进一步证实。(3)在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中,薯蓣皂苷明显抑制了PA引起的肝原代细胞、AML-12细胞和Hep G-2细胞增值,降低高脂诱导的大小鼠体重,降低血清ALT、AST、TG、TC、FFA、MDA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升高SOD和GSH水平;Oil red O和SudanⅢ染色及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薯蓣皂苷显著减少脂滴产生和糖原聚集。分子机制研究表明,薯蓣皂苷显著上调SIRT1、p-AMPKα、p-AMPKα1、p-AMPKα2、CPT、Fox O1和ATGL的蛋白表达,下调SREBP-1c、ACC、FAS和SCD蛋白表达,这些结果在使用SIRT1抑制剂Nicotinamide和AMPK抑制剂Compound C后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揭示薯蓣皂苷通过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来介导脂代谢。结论:本研究表明,薯蓣皂苷具有较好的抗LPS和ANIT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介导TLR4/My D88、PI3K/Akt、SIRT1/AMPK等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抗氧化、抗凋亡和脂代谢调控等作用来实现的。总之,薯蓣皂苷在保肝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阐明ONZIN基因的表达与人骨肉瘤发展的关联性,进一步明确ONZIN蛋白在骨肉瘤转移与恶化中的作用机理,发掘ONZIN基因成为骨肉瘤临床治疗标志物的潜在价值,为确立ONZIN作为骨肉瘤诊断与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依据。方法1)逆转录病毒或慢病毒包装系统建立ONZIN稳定高表达或敲低的骨肉瘤细胞系,利用这些细胞系分析ONZIN的高表达或敲低表达分别对细胞增殖(MTT assay)、迁移(Wound-h
学位
目的:以脑皮质胰岛素信号调控Aβ代谢为切入点,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通过对滋补脾阴方药影响Aβ1-42、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关键分子及下游效应分子的研究,探讨滋补脾阴方药的作用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关键靶点,为从脾论治慢性心理应激诱导的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传统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生物医学的交汇,揭示了中医学“思伤脾,脾失藏意”的现代生物学意义,完善并丰富了“脾”藏
学位
目的:虽然IGF-1对众多的肿瘤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但在肝肿瘤中,IGF-1极其上游信号分子GHR的表达却是显著降低的,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肝癌中IGF-1表达的调控机制及其对肝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作用。方法:1.提取9月龄H-ras12V转基因雄鼠肝肿瘤组织及肿瘤周围组织和非转基因雄鼠肝组织的总蛋白和总RNA,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样本中H-ras、p-MEK
学位
期刊
目的:转录因子是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组织细胞中,能够结合在某种基因上游特异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通常能调控特定基因的转录。一些小分子化合物能影响转录因子的二聚体形成或影响转录因子与DNA分子的结合,因此它们可以改变转录因子介导的基因调控。转录因子作为抗癌药物靶点的研究尚局限于活性筛选的早期阶段,原因主要是难于获得转录因子在正常状态和致癌状态中信号通路的平衡,很难特异性抑制转录因子的某个信号
学位
背景:抗生素自发现至今,在医疗卫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拯救了无数的生命,并且为了人类健康的维持和生命的延续,提供了安全保障。但由于长期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的情况十分严重,各种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随之出现,并且迅速蔓延,这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抗菌剂,以替代或辅助抗生素的使用。纳米银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剂,具有小尺寸效应,杀菌能力高
学位
目的:考察薯蓣皂苷(Dioscin)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诱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实验中,不同浓度薯蓣皂苷处理H9C2细胞不同时间后,加入5μM阿霉素处理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ROS变化。体内实验中,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OX)、薯蓣皂苷高剂量给药组(DOX+Dio 60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以乳腺癌化疗前患者和化疗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和视觉Go/Nogo实验范式,探究其在冲突监控和反应抑制这两个具体的抑制控制阶段中的神经电生理改变,从而探索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抑制控制功能影响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本研究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及乳腺甲状腺科招募被试,募得手术后化疗前的乳腺癌患者(以下简称化疗前组)30名,化疗结束的患者(以下简称化疗后组)
学位
背景: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脏损伤,其发生发展与慢性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化学毒性及胆道疾病等有关,而内质网应激的诱发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l A)是丹参根部主要的水溶性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例如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抗癌症等。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学位
泛素化修饰是一种可逆的蛋白质修饰,参与众多生物学过程,去泛素化酶调节泛素化修饰并且研究发现去泛素化酶在人类疾病中发生突变,很多去泛素化酶的功能还未知,了解去泛素化酶的功能和特异性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人类基因组编码约98种去泛素化酶,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为USP、UCH、OTU、JAMM、MJD和MCPIP六个家族。2000年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在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