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士顿贝肯山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z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肯山历史街区成立于1955年,是马萨诸塞州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关于这一街区的形成和保护,学术界鲜有研究,美国很少见,国内则更为少见,主要在一些散见的文章中提及,并没有进行专门探讨。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于国内文化遗产、历史区域和历史景观的保护不无意义。17世纪30年代,在查理一世统治下遭受迫害的清教徒逃离英国,来到波士顿地区,居住在查尔斯顿和贝肯山一带,成为这里的早期居民。18世纪中叶,战争爆发,波士顿惨案和邦克山战役相继发生,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贝肯山一度成为战争要塞。1795年是贝肯山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新政府大楼在贝肯街建成,波士顿第一个房地产组织——芒特弗农地产也相继成立。芒特弗农的组建预示着贝肯山街区的重要发展,正是这个组织,策划了贝肯山填海工程,将崎岖的山区改造为平缓的斜坡。而作为组织成员之一的著名建筑师布尔芬奇,也开始在这个地段设计房屋,向世人展示他的设计才华。这些建筑许多留存至今,与其他著名建筑师的作品一同成为街区建筑的经典之作。19世纪中叶,废奴运动开始,贝肯山北坡成为废奴主义者集会的场所,而非洲人会堂则成为逃亡奴隶的藏身之地,成为非裔美国人的历史见证,这一建筑得到了政府部门的保护,如今仍然保存完好。同是19世纪,一大批作家、诗人、政治家等社会精英入住贝肯山,为街区文化的繁盛与多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们就是后人称谓的“波士顿婆罗门”和“波士顿波西米亚”。19世纪上半叶,在芒特弗农地产组织的经营下,贝肯山建筑业蓬勃发展,相继诞生了一批著名建筑,建筑风格以希腊复兴式和联邦式为主,也有安妮女王式、意大利和埃及复兴式等,由此形成了一部生动的建筑画卷。20世纪上半叶,贝肯山平地区快速发展,形成了三片区域:南坡、北坡和平地区。对于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贝肯山相关组织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一些惨痛的教训。例如,建于1737年的汉考克故居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但迫于财政问题,政府最终于1863年拆毁。贝肯山丰富的建筑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得到了大众及政府的重视,在社区组织、公众、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努力,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保护方式,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和归纳,可以形成街区保护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称之为“贝肯山模式”。这一模式包括管理、参与和具体操作三方面内容。在管理层面,政府部门主要负责监督街区保护工程,而社区组织主要管理日常事务;在参与层面,街区居民、志愿者和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保护活动,配合社区工作,共同呵护历史建筑免遭毁坏;在具体操层面,遵循街区独特的建筑保护指导方针,尽可能保留历史建筑的设计特色和历史信息。社区居民是贝肯山保护历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量。19世纪中后期,在经历了汉考克故居的摧毁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历史保护的重要性。20世纪上半叶,街区居民的建筑保护意识开始萌芽并付诸行动,于是发生了以保护街区人行道为主要内容的著名的“砖石之战”。1921年第一次“砖石之战”标志着街区居民介入历史保护的开端,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成立社区组织来管理和保护这些古老的街区,于是在积极分子的带领下,由街区居民组成的贝肯山公民协会诞生了。社区组织的成立极大推动了贝肯山的保护工作,在此后的保护运动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在社区组织的带领下,居民参加了1924年波士顿第一部分区法的制定,并在1947年的第二次“砖石之战”中成功保护了街区特有的红砖人行道。此后,随着老建筑的逐年减少,人们意识到街区亟需政府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保护,于是历史街区的命名工作提上日程。在房地产商威廉·柯德曼和他的儿子约翰·柯德曼为中心的保护积极分子的奔走与带领下,1955年政府最终通过立法将南坡命名为历史街区。同年,市政府成立了贝肯山建筑委员会,负责对街区的专门管理。20世纪中叶,政府启动波士顿西角城市更新工程,开始危及贝肯山北坡,社区组织马上意识到整个街区的命名工作刻不容缓,于是努力与政府协商,并呼吁公众和各大机构加入保护队伍,最终于1963年将整个贝肯山三片区域纳入法律管辖范围,遂使这些区域的历史建筑幸免于城市更新过程的侵袭和损害。今天,居民与社区组织仍是贝肯山历史保护的中坚力量,居民首先向政府提出建筑维护申请,而后依具体意见进行工程操作,是建筑修复具体的执行者;而社区组织负责街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于整体环境的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政府管理是“贝肯山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叶,马萨诸塞州政府通过法律将贝肯山命名为历史街区,而后隶属波士顿市政府地标委员会的贝肯山建筑委员会开始对街区的建筑保护工程实施监督管理。街区内所有需要维护的建筑首先需要居民或机构向市政府提出申请,而后委员会召开公听会对提议进行审理,根据贝肯山建筑保护指导方针和建筑实际状况给出具体修复意见。这一方式大大提高了街区建筑修复的专业化水平,有效地解决了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历史信息缺失等问题,较好地保护了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地标委员会负责整个波士顿的历史建筑保护和维修,曾于21世纪初对贝肯山历史街区建筑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与调查,相关记录成为研究历史街区和建筑保护的不可多得的材料。马萨诸塞州政府通过波士顿市政府管理贝肯山,随着历史保护的发展,州政府创立了建筑修复税收抵免项目,并设立了马萨诸塞州保护基金,旨在为包括贝肯山街区在内的建筑和景观等历史文化资源的维护提供资金支持,以减轻建筑所有者的经济压力,促进历史保护的健康发展。街区内外的非营利组织也为社区的保护和发展贡献了力量。贝肯山市民协会是对街区保护贡献最大的非营利组织,这一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是街区日常管理的主要机构。社区组织设有多个委员会,分别负责建筑、绿化、公共空间、分区等事务,成员由街区居民或在贝肯山工作的个人组成。此外,协会还招纳会员和志愿者,共同保护贝肯山历史街区。除社区组织外,新英格兰历史协会也以不同方式促进了街区的保护。这一组织是美国最古老的区域性历史保护组织,创建者威廉·艾普顿是全美首位专业保护人员。他于1910年创建了新英格兰古迹保护协会(后更名为新英格兰历史协会),一生致力于新英格兰六州的历史保护事业。历史协会将贝肯山的欧提斯第一故居以室内博物馆的形式保护下来,并作为总部使用至今。协会的一些公众教育项目也涉及贝肯山历史街区与建筑的保护,许多项目旨在为市民了解贝肯山历史文化提供介绍和咨询。在具体保护层面,市政府根据联邦政府的《内政部历史保护项目执行标准》根据贝肯山的具体情况制定贝肯山建筑修复指导方针,要求街区在公共视野范围内的所有建筑保护工程都应按此标准进行。这一方针以原真性为准则,对历史建筑的重要部位进行了详细的修复说明,包括石工、屋顶、窗户、门、铁饰和标志等。市政府贝肯山建筑委员会根据居民自觉申请的原则,审查监督市民提议的保护工程,与公众一同为维护街区建筑而开展工作。总之,贝肯山历史街区的成功保护首先得益于街区有识之士的呼吁,在居民、保护主义者和一些非营利组织的努力下,政府出台了法律保护街区免遭各种形式的摧毁,设立了专门机构进行直接管理,并制定了针对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方针和实施细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贝肯山历史街区的保护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模式,并为波士顿其他街区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贝肯山模式”的优长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从具体实践中可以看出,这种模式过于注重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严格按规划执行操作,尽量减少商业性开发,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注重静态保护是必要的,但街区生命的延续更需要积极的动态性维护,而这种维护,贝肯山模式显然相对欠缺,这就难免造成居民对街区的了解和关心不够,易于导致保护的有欠充分。老城区的复兴是许多历史街区普遍面临的问题,还需要政府和常年与建筑和街区相伴的居民的共同努力,及时调整思路,根据街区现状采取可行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态保护。
其他文献
<正>(接上期)九、仪器偏移仪器偏移是重复测量示值的平均值减去参考量值,是测量仪器示值的系统误差。仪器偏移通常用适当次数重复测量的示值误差的平均值来估计。重复性测量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血浆内皮素(ET)水平成倍增加,特异的内皮素抗血清治疗能有效地缓解脑水肿的发生和增加脑组织ATP含量,抑制脑细胞钙超载和脂质过氧化物形成。并
针对同杆双回线线间联系紧密,不能忽略线间分布电容对测距结果的影响,该文在同杆双回线分布参数模型下,利用相序变换后双回线反向网络图中不存在系统参数的优势,提出了一种使
研究背景与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是最常见的肺间质疾病,也是呼吸系统最严重疾病之一,病程一般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可以引起呼吸衰竭而死亡,
太平天国舆论是舆论史上的一笔无比丰富的财富,其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太平天国舆论的意见领袖包含了怎样的舆论学内涵,如何成为公众的代言人,传播信息的重要性达到了怎
本文关于当代中国威权政治的定义和解读并非着眼于现行政治制度下民主、自由、权利等方面状况和关系的探讨,而是从政治统治、政治运行和国家治理的角度对当代中国政治这一具
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重要性对于法治社会的建设不言而喻。它既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又是民主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公民行
目的分析针刺康复疗法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A、B组,每组35例。以接受常规治疗者为A组,以接受常规联合针刺康复疗法
山东曲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迄今已有数千年文明史,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诞生于此,更使曲阜蜚声中外。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曲阜历经数千年发展而在
<正>一、国内外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机器人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产品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