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流(Workflow)技术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反映业务流程的计算机模型,用于表达活动及活动之间的变化过程。1993年,国际工作流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WfMC)的成立标志着工作流技术开始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WfMS)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去定义、执行和管理工作流。它根据一系列定义的规则,把文档、信息或任务在参与者之间传递,以达到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提高效率的目的。工作流模型是对工作流的抽象表示,是整个工作流技术的核心,它不仅要能准确清晰地描述业务流程,而且还要实际可行和便于用户和设计人员理解。工作流模型的重要部分是对业务过程的定义,即对工作流过程建模,包括组成过程的基本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时序关系。过程建模是工作流建模的核心和基础,当前存在多种工作流过程建模方法,其中利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活动图对工作流过程建模是一种重要的方法。W.M.P.vanderAalst等提出的工作流模式不仅能很好地描述工作流系统的业务需求,而且可以用来评价一个工作流系统的表达能力及其可适用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建立一个灵活、易扩展的工作流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UML活动图的工作流过程建模方法。(1)在UML活动图中增加了表达活动与外界、活动与活动之间进行交互的事件元素,并扩展了活动事件触发和活动转移机制,有效的描述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控制关系,也增强了过程模型与外界的交互能力;(2)通过采用UML自身的扩展机制,对UML活动图基本符号进行扩充,并给出相应的语义和执行规则,增强了UML活动图在工作流过程建模中的表达能力,可以方便地对一些常见工作流模式建模。文章首先对工作流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工作流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分析了工作流管理联盟的工作流元模型,提出了一个支持动态特性的过程元模型,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作流元模型、工作流定义语言作了适当的改进和扩展,基于该元模型,工作流模型具有人机交互能力,更具表现力和灵活性;总结了当前流行的工作流建模方法,设计完成了一个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电子政务应用软件系统,该系统使用UML活动图进行过程建模。最后就如何实现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完成了针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工作流模型以及将其该模型应用于电子政务系统的课题。